有位老領導在離任懇談時,深情回憶起當年下連代職的時光:人還在赴任的路上,早有聞訊趕來的連隊官兵接過行李;參加地方援建任務,戰(zhàn)士們總是把最輕的活兒留給自己;平時工作往來,營、連干部總是隨找隨到百問不厭……回顧幾十年來與基層打交道的經歷,每當有“松松套”、打打“馬虎眼”的念頭時,都會借此自警自勉,深恐辜負了基層給予的這份尊重。
這尊重是信任:“組織派來的”思想覺悟肯定高人一籌,“機關下來的”能力水平必有過人之處。這尊重是期望:平時干不了的事情這下有眉目了,以前爭不上的榮譽如今有盼頭了。這尊重是寬容:基層在乎的不是你給辦成了多少事,而是費了多少心、盡了多少力。正因為這份情感的內核是真誠而不含雜質的,表達是直接而不加修飾的,所以愈發(fā)顯得彌足珍貴,值得我們倍加珍惜。
現實生活中,不少領導干部感受過基層的尊重。然而,每個人交出的答卷并不一樣。面對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為家鄉(xiāng)做點事情”的期盼,退休后的楊善洲鉆山溝、建林場,給出了“黨員的身份永不退休”的承諾;“四有書記”谷文昌每次下鄉(xiāng)至少交一個老貧農、一個隊長、一個困難農民做朋友,把昔日的荒涼沙島改造成漫山木麻黃的綠色波濤,也讓“先祭谷公,后祭祖宗”成為當地習俗。但是,也有些領導不怎么拿基層的尊重當回事。有的覺得基層干部和官兵職務不如自己高、見識不比自己廣,“我問你答”理所應當,“我說你做”天經地義,甚至動輒“教訓”人家。有的下基層一問最近工作怎么樣,二問生活上有什么困難,三問下步有什么想法,最后來一句“好好干”完事。生怕問多了,問出自己也應付不來的情況,解決不了的困難。
基層的尊重是桿秤,最能稱出領導干部在群眾心目中的分量。當你責怪基層越來越不聽“招呼”時,有沒有想過當初為何言聽計從?當你抱怨官兵越來越不好“伺候”時,為什么人家對別的領導念念不忘?“人心都是肉長的”。珍惜基層的尊重,說到底就是與基層將心比心,和官兵以心換心。偏遠哨所的土路走得勤了,基層肯定高看你一眼;班排宿舍的馬扎坐得久了,官兵自然厚愛你一層。如果總是講番話喜歡給人捧著、辦點事習慣讓人哄著,這樣的領導是不會,也不配得到基層尊重的。
珍惜基層的尊重,有時候還要有胸懷和氣度。尤其在聽到“過頭話”、遭遇“過頭事”的時候,領導干部更要多些“反求諸己”的襟懷與內省。1954年習仲勛同志到西北地區(qū)調查糧油供應問題,基層反映“現在食油比舊社會還要緊張”,甚至有群眾講怪話說“食油4兩,想起老蔣”。習仲勛認為這些話雖有欠妥之處,但真實、生動地反映出政府工作中的問題,堅持寫入報告并引起中央高度重視,一時在當地傳為美談。
越深入基層,就越接入地氣;越走近群眾,就越接近真理。踐行“三嚴三實”要求,防止政治生態(tài)“水土流失”,領導干部不妨先從珍惜基層的尊重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