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涌的潮頭,翻動著大海的一張張日歷。
時間有時過得很快。32年,在王繼才、王仕花眼中,也許就是海上倏忽而過的一條漁船,還沒來得及多看幾眼就已消失在海平線。
時間有時過得很慢。在開山島上的那個深夜,在酷熱潮濕的環(huán)境下,在蚊蟲的陣陣襲擾下,記者平生第一次覺得表針慢過蝸牛爬行,每分每秒都無比漫長。
哪怕就是這短短的一晝夜,遠離繁華的城市,失去現(xiàn)代生活的便利,我們還是感受到了很多不便、孤獨和艱辛。
登上開山島,我們循著王繼才留下的印記,體味這0.013平方公里小島上的酸甜苦辣。我們走近王仕花,陪她回憶與王繼才在島上度過的32年歲月。我們在用自己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抵進他們的世界。
請關(guān)注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的詳細報道——
通往燈塔的這段臺階,是王繼才和王仕花走得最熟的路。一走,就是32年。圖為王繼才犧牲后,王仕花繼續(xù)巡島。本報記者 張 雷攝
開山島上一晝夜
■解放軍報記者 宮玉聰 安璐璐 特約記者 徐殿闖
9月1日14:30
開山島碼頭
一場臺風(fēng)剛過,下一場臺風(fēng)即將來臨。
碼頭邊,毛毛和小白早早地蹲在那里,等待著王仕花的歸來。這兩只狗,自出生就被王繼才帶到了島上。
遠遠的,一排排依山而建的石頭房子進入記者視野,一面飄揚的五星紅旗格外醒目。
看到迎風(fēng)招展的國旗,正在駕駛漁船的船老大包正富告訴記者,以前每次打魚路過開山島,只要看到國旗升起,漁民們都會說,老王又在跟我們打招呼了。
漁船??看a頭的過程并不順利。在岸上看著風(fēng)不大,可是海上的風(fēng)浪顛簸得漁船就是靠不上去。在繞行調(diào)整了幾次后,船舷重重地蹭在碼頭上,被撞出一個凹坑。
總算上岸了。開山島距離大陸只有12海里,為什么登島卻如此艱難?
船老大包正富告訴我們,這一個月來,他接送了不少記者到開山島采訪,由于受氣象、風(fēng)向和潮汐影響,其中有的等了好幾天都沒上去。
就在我們出發(fā)的當天,4名上島采訪的當?shù)赜浾邉偞畛寺愤^的漁船回到岸上。此前,他們已經(jīng)在島上被困了兩天兩夜。
3名民兵早已整齊列隊,等待漁船靠岸。不知何時,王仕花已站在了船舷邊。看到眼前的這座小島,她原本黯淡的眼神一下子有了光彩:這是她和王繼才守護了32年的島,是他們生活了32年的家。
登上碼頭,憑欄遠眺。曾經(jīng),王繼才和王仕花一高一矮兩個身影是這個碼頭上的一道獨特風(fēng)景。
許許多多的人曾上過島,王繼才夫婦也無數(shù)次地早早等在這個碼頭上,把最真誠的笑容留給來往的過客。
當客人們離開后,小島恢復(fù)了安靜,留給這個碼頭的就只剩下深深的孤獨。
如今,這道風(fēng)景再也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