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放“熔爐”歷練 少在“溫室”呵護
■講述人 安徽省當涂縣人武部政治工作科干部 陸其全
“修改后的活動方案比上次進步很多。建議再完善一下這幾個地方……”前不久,文職人員小陳向我匯報階段性工作,我們圍繞工作細節(jié)展開討論。他結合實踐經歷,提出了不少自己的思考。
回看小陳的成長過程,我很有收獲。從“大包大攬”到“授人以漁”,我對做好新入職文職人員幫帶工作的理解更深刻了。
一
小陳剛入職時,工作經驗較少、上手較慢,好在他十分虛心,經常向同事請教。我是他的直接領導,覺得他有較強上進心,便盡心盡力做好教育管理和傳幫帶。
一次,我安排小陳擬制一份會議通知,雖然前期已經明確過要點和要求,但小陳還是出了一些疏漏。眼看時間有些緊,我攬過工作,很快修改完善好。還有一次,小陳受領制作授課課件任務,由于不夠熟練,連續(xù)加了好幾個夜班。我看他白天上班無精打采,有些心疼,便主動提出幫他完成后續(xù)工作。
就這樣,我擔心小陳“肩膀嫩”“吃不消”,先后幾次把本該由他挑的擔子攬到了自己肩上。雖然辛苦,但小陳負責的工作經常受到領導表揚,我也感到有些欣慰。
那次,我家中遇到一些情況,需要臨時請幾天假去處理。盡管有些不托底,我還是寬慰自己:有小陳等幾名文職人員頂著,工作不求出彩,至少能平穩(wěn)推進吧。
然而現實是,那段時間我既要操心家里的事,工作方面也一點沒省心——手機經常響起,不是小陳咨詢業(yè)務情況,就是領導和同事向我反饋某項工作沒做到位。那天,我正因家庭事務煩心不已,又多次接到小陳打來的求助電話,心里有些窩火:“我?guī)蛶Я四隳敲淳?,怎么還是不能獨立完成!”
處理好家里的事,我回到單位的第一件事,便是與小陳促膝長談?!捌鋵嵨乙膊幌肟偮闊┠?,但平時看您干是一回事,自己上手是另一回事。沒有您的幫助把關,我總覺得沒底氣?!毙£愞抢X袋說。
二
這次談心,讓我陷入思考。從進取心變成依賴心,出問題的雖是小陳,但我也難辭其咎。
此前,對小陳經手的每一項工作我都會過問,怕他在工作中受挫折、走彎路,反而導致他畏首畏尾,產生了依賴心理,沒了我這個“拐杖”便無法獨立完成任務。殊不知,有時失敗、挫折、探索、反思是成長的必經之路,我想讓他“成蝶”,又想讓他避免“破繭”的陣痛,這不現實。雖然有些重要任務完成后,我會帶小陳進行復盤,但理論和實踐之間難免有些距離:對一些瑣碎細致的日常工作,并不是難度有多大,關鍵在于一些容易忽視的細節(jié);對一些創(chuàng)造性工作,思路和想法要在一次次嘗試和糾錯中碰撞出火花,而這些往往很難從坐而論道中獲得。
把“帶頭干”變成了“代替干”,這種大包大攬看似是落實了傳幫帶工作,其實是缺少耐心和堅持。短期內營造出人才快速成長的景象,卻掩蓋了隱藏的危機,不利于單位長遠發(fā)展。
在一次組織生活會上,我匯報了自己的思想情況并進行了自我批評。“對文職人員的培養(yǎng)幫帶,要掌握好時機和尺度,既不能不聞不問當‘甩手掌柜’,也不能大包大攬做‘全職保姆’?!币晃徊款I導表示,好的幫帶方式不是事必躬親、越俎代庖,而是在帶頭中教方法、帶隊伍,潛移默化引導文職人員激發(fā)內生動力,提高主觀能動性。
三
授人以魚救一時之急,授人以漁解長遠之需。從那以后,我開始調整改進幫帶方式,將手上的工作分解細化,打好提前量,給小陳等幾名新人充分的思考和探索空間;開展業(yè)務時給小陳一定的自主權,并要求他按節(jié)點定期匯報工作進度,溝通想法。
僅停留在理論上,有時難以發(fā)現問題。實踐中我留意到,有些對我來說不是問題的工作細節(jié),對新入職文職人員來說卻是考驗。但面對不確定性,我不再頻繁伸手,而是多提示、多交流、多肯定,放手讓小陳深入思考、獨立判斷,只在必要時給予針對性幫助。
“可以結合國家公祭日,拍攝一期國防教育宣傳片”“我認為這次的活動方案,在時間安排上應該更加靈活”“根據相關規(guī)定,該青年不符合征集服現役條件”……隨著時間推移和實踐積累,幾名新入職文職人員有了很大進步,工作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顯著增強——民兵整組工作中深入有關單位摸清底數,與地方部門溝通協(xié)調;組織學生軍訓、役前教育時,能夠合理安排各項工作。
看來,對新入職文職人員的教育培養(yǎng),不管不問、置之腦后不可取,一手包辦、管得太多也未必是最好的方式,理應愛而不溺,嚴而有格,多為他們提供“熔爐”,而不是“溫室”。
(舒光明、徐偉整理)
掌握好幫帶“尺度”和“距離”
■金雅蘭
周 潔繪
前段時間,編者到基層部隊采訪,見一名班長在訓練中常站在戰(zhàn)士側方。了解得知,有的戰(zhàn)士體能基礎較弱,班長站在戰(zhàn)士身旁,便于時常指點督促,萬一遇到突發(fā)情況也可以及時伸手幫助保護。
掌握好“尺度”和“距離”,這是一線帶兵人的經驗,也不失為部隊人才培養(yǎng)的一個有效思路。
近年來,“90后”“00后”在文職人員中占比越來越大,一些部隊領導對他們分外呵護。這樣做的初衷無可厚非,但有時關照的方式和程度還有待商榷。比如,有的擔心新入職文職人員犯錯,時時懸著一顆心,干脆險灘惡道不讓走,一有難題就伸手;有的擔心年輕文職人員心理承受力弱,不敢嚴肅批評,甚至護短遮丑?!叭胁凰爻?,必致血指;舟不素操,必致傾覆?!比瞬排囵B(yǎng)與“持刃”“操舟”也有相似之處,平時任務不飽和、要求不嚴格、錘煉不到位,到了關鍵時刻就可能出現問題。
編者以為,各級領導應謹記“幫”的內涵——即輔助、幫襯,“帶”的意義——即帶領、引導,要幫到關鍵點,帶出內動力。培養(yǎng)幫帶時,要掌握好“尺度”和“距離”,分清輕重緩急,抓住主要矛盾,做到指導不主導、幫帶不替代、放手不撒手、督辦不包辦,防止文職人員丟開“拐杖”就不會走路。
掌握好“尺度”和“距離”,需要在協(xié)助文職人員制訂好實在管用的成長路線圖、清晰準確的工作任務書后,多承擔把關定向的責任,在文職人員工作方向出現偏差時及時提醒,在具體工作方法、實施細節(jié)、時間要求上,為他們預判風險值,打好提前量,留出一定探索鍛煉的空間、直面困難的機會,引導他們學會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獨立決策。不要一有重要任務總是幾名老骨干“承包”,造成兩極分化的“馬太效應”。
掌握好“尺度”和“距離”,需要眼睛盯得緊一些,嘴巴說得勤一些,在文職人員提出疑問時靠上來引導,在文職人員遇到難題時靠上來點撥,在文職人員遭遇挫折時靠上來鼓勁,在文職人員犯了錯誤時靠上來糾正,必要時也要挺身擔當兜底補短,做好帶頭示范,不能隔岸觀火、袖手旁觀??傊院亲o關愛之心,行嚴格要求之舉,為初入軍營的文職人員提供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緩流也有險灘的成長鍛煉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