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嗆奶使很多家長倍感擔憂和焦慮
特別是對新手爸媽來說
寶寶反復嗆奶
不僅容易影響生長發(fā)育
還會引起吸入性肺炎
嚴重時導致窒息甚至危及生命
針對寶寶嗆奶問題
解放軍總醫(yī)院第七醫(yī)學中心兒科醫(yī)學部
新生兒科為您帶來詳細解答
01、寶寶為何容易出現(xiàn)嗆奶
1、寶寶的胃容量很小,呈水平位,像放倒的礦泉水瓶一樣,若一次喂奶過多,胃里的奶液就很容易反流導致嗆奶。
2、寶寶的賁門也就是胃與食管相連部位,發(fā)育較差因而松弛,而寶寶的幽門也就是連接十二指腸的部位,發(fā)育較好因而緊張,所以進入胃的奶液容易從賁門反流到食管,造成嗆奶。
3、寶寶的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不完善,當吸吮-吞咽-呼吸動作不協(xié)調時,寶寶把奶液吸吮進去,但還沒來得及吞咽,就開始呼吸,此時就容易出現(xiàn)嗆奶。
4、當奶嘴孔徑過大導致奶水流速過快,寶寶來不及吞咽也會引起嗆奶,另外,寶寶吃奶過急、過快,吞咽下過多空氣,空氣排出的時候都容易出現(xiàn)吐奶進而導致嗆奶。
02、如何處理寶寶出現(xiàn)吐奶或嗆奶
如果在喂養(yǎng)中寶寶發(fā)生吐奶,要迅速移出奶瓶,立即將寶寶側臥,向左或向右都可以,讓寶寶的頭偏向一側,家長一手握空心掌稍用力拍打寶寶背部幫助寶寶排出氣道里的奶液,用紙巾輕輕清理出寶寶口鼻腔內的奶液,同時要觀察寶寶的面部顏色和呼吸,如果寶寶能夠正常呼吸且臉色恢復紅潤,通常表示嗆奶情況并不嚴重。
如果寶寶出現(xiàn)臉色發(fā)青發(fā)紫、拍打呼叫無反應等表現(xiàn),應立即讓寶寶面部朝下俯臥在家長腿上,家長一手托住寶寶的下巴,一手掌根部在寶寶兩側肩胛骨之間連續(xù)向上叩擊,目的就是讓寶寶氣道里的奶液快速流出來,直至寶寶出現(xiàn)哭聲或恢復呼吸。
如依舊不能恢復,一邊重復以上動作,一邊立即撥打急救電話及時就醫(yī)。
03、如何預防寶寶吐奶或嗆奶
寶寶一旦出現(xiàn)吐奶就極易導致嗆奶,非常危險,所以寶爸寶媽要盡量杜絕或減少寶寶嗆奶情況的發(fā)生。
1、住院寶寶出院回家后,奶量不要增加過快,按出院時醫(yī)囑奶量過渡2-3天,當孩子順利過渡后,每天再逐漸增加奶量。
2、奶嘴孔徑大小要合適,奶嘴孔徑過大,流速過快,寶寶來不及吞咽就容易嗆奶;奶嘴孔徑過小,難以吸吮,也會導致寶寶吸得太急,造成吸吮-吞咽-呼吸不協(xié)調引發(fā)嗆奶。合適的大小應是倒置奶瓶時奶液自然連續(xù)往下滴為宜。
3、喂奶時保證寶寶上下嘴唇含住奶嘴,良好的含接應是上下嘴唇外翻狀,口腔密閉狀態(tài)。如寶寶不能含接嚴密,家長可用手指輕輕拖住寶寶下巴協(xié)助其含接奶嘴,避免含接不嚴密而吸入過多空氣。
4、喂奶時,抬高寶寶上半身,使其呈半臥位,同時不要窩住寶寶脖子,避免影響呼吸。
5、奶液要充滿2/3奶嘴,隨著奶液越來越少,慢慢抬高奶瓶角度,同時排氣孔朝正上方,避免寶寶吸入空氣。
6、喂完奶后稍緩片刻再將寶寶豎抱起來趴在家長肩上,頭偏向一側,家長用空心掌從下到上輕輕拍打寶寶后背,幫助排出胃內空氣。拍嗝時要注意讓寶寶雙腿屈膝坐在家長手臂上,目的是懸空寶寶的胃部,避免受擠壓而導致吐奶。
7、最后在喂完奶后寶爸寶媽可以袋鼠抱25-30分鐘,待寶寶稍消化吸收后再放在床上更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