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9看片你懂的在线观看,向往的生活6免费观看,免费无码黄视频网站,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五月婷


1933年8月1日:紅軍成立紀念日的誕生與慶祝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作者:曹春榮責任編輯:杜汶紋
2017-07-19 08:07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舊址。資料照片

紀念日的系列慶?;顒?/strong>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首都瑞金的第一個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慶?;顒?,從1933年8月1日凌晨4時左右的盛大閱兵開始。之前,參加受閱的部隊和紅軍學校指戰(zhàn)員,以及模范赤衛(wèi)隊、少先隊的隊員,高擎火把、肩扛槍械,精神抖擻而又靜悄悄地聚集到南郊駐馬岡炮兵操場。在東方微顯魚肚白時,閱兵式即開始。在震天撼地的禮炮聲中,在悠揚激昂的軍樂聲中,閱兵傳令員請中革軍委的閱兵員舉行閱兵式。三個閱兵員騎著軍馬英武地通過了長達600多米的受閱行列。歡呼聲、口號聲有節(jié)奏地從行著注目禮的紅色戰(zhàn)士口里喊出。接著是閱兵員致詞,紅色戰(zhàn)士宣誓,中革軍委向紅軍學校授校旗,向特別有戰(zhàn)績的紅軍指戰(zhàn)員授予紅星獎章。此時,太陽已從地平線上升了起來。當黨、團、政府、工會各個代表作過簡短訓詞后,受閱隊伍舉行分列式。龐大的隊伍一行行從閱兵臺前順次通過,紅色戰(zhàn)士邊喊口號,邊向閱兵員行注目禮。整個分列式進行了一個多小時才結束,而陽光已然普照大地。

閱兵式上還舉行了向中國工農紅軍中央警衛(wèi)師(工人師)授旗儀式。該師由全總蘇區(qū)執(zhí)行局提出創(chuàng)建,得到蘇區(qū)工人熱烈響應,短時間內便組建完畢。全師12600余人,編為3個正規(guī)團、1個補充團。中革軍委領導人為工人師授旗,宣布全師受中革軍委直接指揮,負責保衛(wèi)赤色首都。全總蘇區(qū)執(zhí)行局代表在大會上致了祝詞,希望工人師成為紅軍中最堅強的鐵的部隊,百戰(zhàn)百勝。工人師全體指戰(zhàn)員在會上發(fā)表了《中國工農紅軍中央警衛(wèi)師(工人師)成立宣言》。

同日下午,“八一”示威大會在大埠松樹林里舉行。瑞金籍老紅軍楊志宏對此回憶說,開會人員頂著烈日,唱著歌,呼著口號,從四面八方涌向會場。大會開始后,首先由大會總指揮、紅軍學校校長兼政委何長工講話,他講了紀念“八一”和武裝游行大示威的意義等等。會后接著游行示威,隊伍一路東行,經過縣城,到處人頭攢動、口號不斷,直到天黑很久都還沒停息。

這一天,紅軍各軍團和軍區(qū)舉行了授團旗儀式,各部隊按中革軍委正式頒布的《中國工農紅軍誓詞》,莊嚴舉行宣誓儀式,隆重慶祝第一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還在1933年7月9日,中革軍委代主席項英就簽發(fā)了中革軍委關于制發(fā)團旗事命令。命令稱:“中國工農紅軍由本身發(fā)展適應更大規(guī)模的作戰(zhàn),曾經按照新的編制改編完結。茲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制發(fā)每步兵團團旗一面,并由各該軍團軍團長和政治委員(各該軍區(qū)司令員、政治委員)代表本委員會于‘八一’紅軍成立紀念日,舉行授旗于所屬之步兵團的典禮。”命令特別強調了團旗的意義:“團旗是標示工農群眾所賦與這一步兵團為蘇維埃而斗爭的使命,同時也是提高這一步兵團作戰(zhàn)的聲威。凡我紅軍軍人不單是要敬重、愛護這一團旗,而且要在實際戰(zhàn)斗中發(fā)揚工農武裝力量的聲威。完成其賦與的偉大使命”。

這一天,《紅色中華》報文藝副刊《赤焰》出版了紀念“八一”節(jié)專號,內容有新詩《我們的斗爭日》《回南昌》、歌曲《“八一”歌》、獨幕劇《揭破鬼臉》以及小說《偉大的開始》等。

工農劇社紀念“八一”的晚會,如期于7月30日舉行。前往觀看的軍民形成“人山人?!敝畡荨都t色中華》報報道,晚會演出開始前,首先邀請了中央政府毛主席講紅軍故事。對此“毛主席真所謂是了如指掌”。“他用講故事一般的神氣,滔滔然如瓶瀉水似的說下去,使全場同志感受到無限的興趣”。他從南昌暴動與秋收暴動說到葉賀南征與廣州暴動,再說到井岡山斗爭,直到蘇區(qū)的反“圍剿”。他“并且指出每一次戰(zhàn)爭的勝利,是全賴黨的正確路線,克服了一切左右傾的機會主義的動搖與空談”。毛主席講完后,晚會上演了工農劇社自編自導的活報歌舞以及話劇《誰的罪惡》。

紅軍學校紀念“八一”的軍事體育競賽,則于7月31日下午進行,競賽項目有投擲鐵球、手榴彈,通過障礙物。此外,國家政治保衛(wèi)局、瑞金縣蘇維埃政府還組織了足球隊,參加紅軍學校的球類運動。瑞金縣蘇維埃政府還給紅軍學校贈送了一面旗幟,并動員了許多群眾前往參觀。

上述紀念活動經《紅色中華》報的及時報道,使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得以廣泛地、持久地深入蘇區(qū)軍民心中,為日后的擴大紅軍,加強戰(zhàn)備,鞏固軍民團結,增強軍隊戰(zhàn)斗力,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也為后世留下了一幅幅雄偉壯麗的歷史畫卷。

輕觸這里,加載下一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