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9看片你懂的在线观看,向往的生活6免费观看,免费无码黄视频网站,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五月婷


最美退役軍人王啟榮:守陵人用半生踐行諾言

來源:解放軍報作者:謝純 方帥責(zé)任編輯:岳修宇
2018-11-30 21:43

那坡烈士陵園,坐落在廣西百色市那坡縣縣城北面的山崗上,幾經(jīng)修葺,如今綠樹成蔭,巍峨壯觀。

從山腳的陵園大門出發(fā),377級石階通往山頂?shù)牧陥@廣場,一座17.5米高的烈士紀(jì)念碑在廣場中央巍然挺立,兩棵枝葉繁茂的木棉樹高聳入云。

木棉樹,又稱英雄樹;木棉花,也叫英雄花。那坡百姓都說,那坡是座英雄的城市,是英雄的鮮血染紅了木棉花。

守護著這座陵園的王啟榮,也是人們眼中的英雄。2018年11月,王啟榮被中央宣傳部和退役軍人事務(wù)部共同表彰為“最美退役軍人”。

守諾

“假如誰在戰(zhàn)場上‘光榮’了,活下來的人一定要去看他”

61歲的那坡烈士陵園原園長王啟榮已經(jīng)退休,但記者這次找到他,還是在陵園里?!斑@么些年過去,如果一天不來陵園走一圈,心里總覺得少了些什么。”

從山腳走上山頂陵園廣場的這條路,王啟榮已經(jīng)走了36年。站在山頂極目望去,整個那坡山城盡收眼底,陽光跳躍在一朵朵木棉花瓣上,滿目生機。

“這棵木棉樹,還是1980年冬天我們幾個人從云南省富寧縣拉回來的,那天還是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幾十年過去了,這棵樹已經(jīng)長的這么高了?!迸阃浾邊⒂^時,王啟榮指著陵園紀(jì)念碑右側(cè)一棵高聳的木棉樹回憶道。

從入園起,王啟榮已經(jīng)在陵園鋪下了近萬塊瓷磚,種下7000多棵木棉、松柏,為犧牲的戰(zhàn)友們筑起一座座墓碑。陵園里的一草一木,一碑一物,不僅鐫刻著烈士們的鮮血和功績,也記錄著王啟榮的崢嶸歲月。

1979年的冬天,作為那坡縣國防舊村民兵哨所的一名機槍手,入伍第二年王啟榮就參加了那場邊境自衛(wèi)還擊作戰(zhàn)。時隔近40年,他對當(dāng)時的情形仍記憶猶新。

一場總攻發(fā)起前,哨所的13名哨員擠在一起。大家互相承諾:“假如誰在戰(zhàn)場上‘光榮’了,活下來的人一定要去看他?!?/p>

激烈的戰(zhàn)斗中,王啟榮不幸負(fù)傷,右腿落下殘疾,更不幸的是他的機槍副射手隆向東則在戰(zhàn)斗中犧牲。

1980年10月,退役后的王啟榮在安置工作時,本可以要求去供銷社、百貨公司這樣別人眼中的“好單位”,但他主動申請到剛剛開始籌建的那坡烈士陵園守陵。他忘不了此前去陵園拜祭戰(zhàn)友時,看到修建之初的陵園里荒草叢生,雜亂無章。他告訴自己,犧牲的戰(zhàn)友,絕不能安息在那樣的環(huán)境里。

從此,寒暑易節(jié),木棉花謝了又開,草黃了又青。而王啟榮在陵園里,一呆就是36年。

建園

“那些年先后有十幾個人到陵園工作,只有老王一個人留了下來”

其實,用“守”陵來形容王啟榮最初的工作并不準(zhǔn)確。陵園籌建初期,不通水電、雜草叢生的一座荒丘野嶺就是陵園的全部,臨時安葬著900多座英烈的墳?zāi)埂?/p>

一片荒蕪中,王啟榮開始了陵園管護工作。更準(zhǔn)確地說,是建園的工作。從烈士的安葬、歸類、編號和文物管理,到土地平填、栽花種樹等園容園貌整治,全都要靠人工勞作,最初幾乎都是王啟榮以一己之力完成。

原本,王啟榮是有幾名同事的。那坡縣民政局辦公室主任葉光榮回憶,最初和王啟榮一起到陵園工作的共有5個人,但因為工作艱苦繁重,收入微薄,加上守陵工作被當(dāng)?shù)匕傩照J(rèn)為“不吉利”,連找對象都成了一件困難事,所以有人很快動搖了,最短的只在陵園呆了不到1個月。半年過去,除王啟榮以外的4個人都離開了,“那些年先后有十幾個人到陵園工作,只有老王一個人留了下來!”

王啟榮的親友也勸他趁著年輕換個工作崗位,但他不為所動。為了讓烈士有好的歸宿,最困難時他曾一個人在山上連續(xù)工作4個月,吃住都在山上,白天干不完,夜里接著干,一點點挖土砌墳,種下花木,陵園面貌煥然一新。

1986年,王啟榮因工作成績突出,被調(diào)到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民政廳工作。從邊區(qū)到省城,從職工到干部,當(dāng)大家都以為捧著“金飯碗”的王啟榮從此將過上體面的生活時,1989年王啟榮再次做出了一個出乎意料的決定——主動向組織要求回那坡烈士陵園繼續(xù)守陵。

“那份感情實在是割舍不下?!蓖鯁s回憶,在南寧工作的日子里,他總感覺生活中缺了什么似的。只有想到犧牲的戰(zhàn)友時,他心里才踏實了。

1989年,王啟榮帶著新婚不久的妻子重回那坡。這一次回來,他再也沒有離開過。

尋親

“支撐我守在這的,除了對戰(zhàn)友的承諾,就是讓所有烈士都能與家人團聚”

作為廣西邊境規(guī)模較大的烈士陵園,那坡烈士陵園如今安葬著不同籍貫的952名烈士。

每年清明時節(jié),木棉花開正艷,也是王啟榮一年中最忙碌的時候,有時一天要接待7、8批前來祭掃的烈屬。由于那坡縣地處祖國西南邊陲,山遙路遠(yuǎn),交通不便,還有不少烈士家屬無法每年都前來拜祭,就拜托王啟榮祭掃。王啟榮留意到,有些烈士親屬一直沒有來過,也沒有親屬和他聯(lián)系,他猜想,可能是這些烈士家屬并不知道烈士安葬在這里。當(dāng)年戰(zhàn)爭結(jié)束后,受條件限制,有些烈士的“革命烈士證明書”上只寫了犧牲地點,卻沒有注明安葬地點。

此后,王啟榮踏上了漫長的為烈士尋親路。為了擴大烈士家屬的尋找范圍,他加入了許多老兵微信群、QQ群,發(fā)布尋親信息,發(fā)動老兵一起尋找。截至2017年,他成功找到了所有“失聯(lián)”的烈士家屬。

2016年,在王啟榮的幫助下,江西籍烈士謝國橋83歲的母親馮月娥,第一次來到那坡烈士陵園祭奠兒子?!皟鹤影?,媽媽對不起你啊,37年丟你一個人在這!”在兒子的墓前,這位耄耋老人失聲痛哭。

那一幕,讓王啟榮深受觸動,“這么多年支撐我守在這的,除了對戰(zhàn)友的承諾,就是讓所有烈士都能與家人團聚?!?/p>

銘記

“英雄為國家獻出生命,他們的事跡不能被遺忘”

那坡烈士陵園1980年建園后,進行過兩次修葺,每一次都要進行烈士身份核對和資料整理。王啟榮發(fā)現(xiàn),陵園僅留有部分戰(zhàn)斗英雄、一等功臣的照片等不系統(tǒng)的零散信息。他給自己安排了一項新的任務(wù):整理好所有烈士的資料,給他們建立詳細(xì)的個人檔案。王啟榮開始在那坡縣人武部、民政局、檔案局等部門間來回奔走,搜集烈士生平、照片和遺物,遇到不能確定的信息就通過戰(zhàn)友向參戰(zhàn)老兵們了解。

經(jīng)過多年努力,王啟榮已經(jīng)整理了936名烈士的詳細(xì)資料,并將烈士墓地按籍貫編排成5個區(qū)域,完善了陵園的信息庫。如今,只要說出名字,他就能準(zhǔn)確指出烈士墓碑的位置,說出烈士的事跡。

在那坡烈士陵園紀(jì)念館內(nèi),記者見到了一面由460名犧牲烈士生前照片組成的照片墻。460幅照片中,有146幅是近幾年王啟榮從全國各地烈士家屬處搜集到的。王啟榮說,他希望有生之年能將埋葬在陵園的952名烈士的照片全部集齊,讓戰(zhàn)友們通過這種方式在這里“團圓”。

在陵園工作這些年,王啟榮最欣慰的就是眼看著昔日的一片荒野變成了自治區(qū)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前來陵園祭掃的人絡(luò)繹不絕。在看守陵園的同時,王啟榮也為前來拜祭的人們當(dāng)起義務(wù)講解員?!坝⑿蹫閲耀I出生命,他們的事跡不能被遺忘?!蓖鯁s覺得,他從事的不僅僅是單純意義上的守陵工作,更承載著一代代人對英雄的緬懷和敬仰。

離開陵園時,王啟榮回身,向高聳的烈士紀(jì)念碑敬了一個軍禮。

“只要我還走得動,就會一直守下去!”王啟榮說。

(解放軍報·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輕觸這里,加載下一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