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的春天,映秀花開了,汶川更美了。10年間,大地的“傷口”已在重建中縫合,人們心靈的“傷口”也在全國各地八方支援下痊愈。從搶險救災“千方百計救援受災群眾”,到災后重建“三年目標任務兩年基本完成”,用時間這把尺子來衡量,汶川無疑書寫了我國抗震救災史的“中國速度”,創(chuàng)造了世界救災史的“中國奇跡”。人民子弟兵,無疑是“中國速度”和“中國奇跡”的重要創(chuàng)造力量。從救災到重建,從震后到振興,子弟兵與汶川一路同行。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的報道——
從震后到振興:子弟兵與汶川一路同行
■王龍偉 中國國防報記者 魏宏濤 解放軍報特約通訊員 仲崇嶺
行動·感悟
汶川春來早
2018年的春天,映秀花開了,汶川更美了。放眼望去,舉目已是千山綠,空氣中彌漫著濃厚的煙火氣。大自然的畫筆在這片曾經(jīng)滿目瘡痍的土地上,涂抹出濃墨重彩。10年間,大地的“傷口”已在重建中縫合,人們心靈的“傷口”也在全國各地八方支援下痊愈。從搶險救災“千方百計救援受災群眾”,到災后重建“三年目標任務兩年基本完成”,用時間這把尺子來衡量,汶川無疑書寫了我國抗震救災史的“中國速度”,創(chuàng)造了世界救災史的“中國奇跡”。
人民子弟兵,無疑是“中國速度”和“中國奇跡”的重要創(chuàng)造力量。從救災到重建,從震后到振興,子弟兵與汶川一路同行。
①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
子弟兵及時送上黨的溫暖,處處體現(xiàn)國家意志
大地震后不久,四川省委召開常委會。會上,省軍區(qū)領導表態(tài),以黨建促重建,子弟兵一定積極作貢獻。
非常時期,有一種聲音,人民群眾最想聽到;有一種身影,人民群眾最想看到。
地動山搖時,這聲音就是“定海神針”,這身影就是壯膽、壓邪、救人的“天降神兵”。
2008年汶川、2010年玉樹、2013年雅安、2014年魯?shù)楹?017年九寨溝,每一次地震來襲,人民群眾最想聽到的是黨中央的聲音,最想看到的是子弟兵身影。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
四川全面實施“萬村黨建富民、建設美好家園”行動,四川省軍區(qū)成建制、成系統(tǒng)投入力量,通過班子隊伍強村、結對共建幫村、產(chǎn)業(yè)項目富村、民主法治管村、科教人才興村等綜合措施,與災區(qū)基層黨組織協(xié)同作戰(zhàn),成為牽引災區(qū)恢復重建的“火車頭”。
10年來尤其黨的十八大以來,駐扎四川的空軍、火箭軍等軍種部隊,根據(jù)地方工作節(jié)點和地方黨委政府請求,及時組建黨員宣傳隊、搶收隊、助耕隊、技術隊等,支援地方重建,被各地群眾譽為“穿軍裝的村干部”。
②適應危機管理轉變重在防控
子弟兵率先垂范抓機制建設,確保生力軍成拳頭
今年4月8日,汶川龍溪鄉(xiāng)阿爾寨發(fā)生一起高位推移式滑坡災害,軍地緊急疏散撤離415人,成功實現(xiàn)此次災害“零傷亡”。
有人稱贊說,汶川抗震救災10周年之際,汶川人用實際行動交出了一份防災減災的出色答卷。
10年前,汶川救援現(xiàn)場,缺乏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設備,大部分救援人員只能用原始工具施救。山川撫平傷痕,記憶卻深入骨髓,走科技減災之路,成為中國軍民一門“必修課”。
玉樹地震時,12分鐘內(nèi),軍隊就收到中國地震局災情通報;30小時內(nèi),解放軍和武警部隊萬余救援官兵揮師玉樹,展開高效救援。
災害損失評估理論的測試報告顯示,防災防損的投入產(chǎn)出比為:投入防災防損10元錢,抵得上救災100元錢,更抵得上抗災1000元錢,甚至相當于災后重建10000元錢。
支援地方災后重建,人民子弟兵牢記習主席號召,積極適應各級人民政府從單一、被動、應急的危機管理模式向全面、主動、長期的風險管理模式轉變,從“處理存量風險”向“促進風險減量”延伸。一位地方領導說,當時抗震救災,部隊用兵十幾萬人,10年重建累加,用兵量也不會少于這個數(shù)字。
2018年3月,新一輪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正式成立。引人注目的是,公安消防部隊、武警森林部隊進行轉制,與安全生產(chǎn)等應急救援隊伍一并作為綜合性常備應急骨干力量。軍民一體化的應急力量建設,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