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剃頭刀插冬瓜”成了習慣
■劉建偉 張 寧
采寫這篇稿件,記者不由得想起了一個故事:一個剃頭學徒在冬瓜上練手,每次剃完后都將剃頭刀插在瓜上。結果出師后,他給人剃完頭習慣性地把刀插在了人腦袋上。
顯而易見,剃頭學徒這樣做不見得是他智商低,而是因為他日常不經意間養(yǎng)成了壞習慣。由此可見,一些不符合實戰(zhàn)要求的習慣,我們越是習以為常,其危害就越大。
眾所周知,所謂習慣,其實就是一種經過長期培養(yǎng)歷練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狀態(tài)。習以為常,則是對那些不好的習慣司空見慣、見怪不怪。全軍各級在推進實戰(zhàn)化訓練中,如果也對這樣的壞習慣習以為常,在未來戰(zhàn)場就難免會出現(xiàn)剃頭學徒的習慣性做法。
和平是軍人所盼,卻又是軍人最大的敵人。承平日久,一旦“硝煙味”日淡、“生活味”漸濃,部隊難免會滋生出類似的習慣性做法。比如,部隊射擊訓練時鋪雨衣、鋪墊子,抓訓練時刻意強調整齊劃一,標圖和擬制文書時過分強調字體大小、線條粗細……
這些習慣雖小,但上了戰(zhàn)場,都是不得了的大事。甚至可以說,一支軍隊的衰敗,大都是從滋生這些和平積弊開始的。而軍事訓練作為未來戰(zhàn)爭的預演,來不得半點飄浮和虛假。前幾年,全軍開展戰(zhàn)斗力標準大討論,強化了官兵隨時準備打仗的思想,使部隊實戰(zhàn)化訓練水平不斷提高。但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一些習以為常的現(xiàn)象,不僅在有些單位依然存在,而且在軍隊建設發(fā)展過程中,還會不斷滋生新的習以為常的“變種”。
可以說,推進實戰(zhàn)化訓練強化打仗思維的過程,就是與這些習以為常的不良習慣做斗爭的過程。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到,和平積弊不除,備戰(zhàn)打仗無望。如果我們嘴上喊的是“首戰(zhàn)用我,用我必勝”,而心里想的卻是“仗打不起來,打起來也輪不到我”,那練兵備戰(zhàn)工作就緊不起來、實不起來。心思不在戰(zhàn)場,只會導致工作不在狀態(tài);以不打仗的心態(tài)作打仗的準備,就不可能真正做到聚精會神想打仗的事情、抓打仗的準備。
“凡國之重也,必待兵之勝也?!币恢Р筷牭膶崙?zhàn)化水平高不高,首先取決于其戰(zhàn)斗隊思想打得牢不牢。今天我們在訓練場上暴露出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將這些問題帶上未來戰(zhàn)場。從某種程度上講,我們平時的演習訓練,目的不是為了證明“我能行”,而是以戰(zhàn)爭意識、敵情意識、憂患意識查找“哪里不行”,確保未來戰(zhàn)場“真能行”。
那些習以為常的壞習慣,無疑是“哪里不行”中首當其沖要堅決清除的。毛主席曾把“盲目地表面上全無異議地執(zhí)行上級的指示”,稱之為“怠工的最妙方法”。在戰(zhàn)爭來臨前的每一天里,怎么清除習以為常的壞習慣、繃緊打仗這根弦、鍛煉能打勝仗的能力,需要我們每名軍人深思反省,探索努力。
心理學巨匠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知弊后勇,除弊興訓。只有以真打實備的備戰(zhàn)思想,拿出堅決清除和平積弊的行動,才能推動實戰(zhàn)化訓練向縱深挺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