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軍網(wǎng)-解放軍報 責任編輯:劉秋麗 發(fā)布:2023-08-11 06:36:51
進擊的元年
——來自空軍航空兵某無人機團的觀察報告
■解放軍報記者 梁蓬飛 李兵正 李建文 劉 藝
威武列陣。 劉載譽攝
加速,起飛,一股巨大的力量將朱會杰壓在座椅靠背上。
這一天,是2023年元旦。此時的朱會杰,正乘機赴空軍航空兵某無人機團就任團長。該團,是我軍首支某型無人機部隊。
短暫的喜悅過后,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腦海里不斷翻騰著4個大字——“無人元年”。
半個月前,剛聽到這個詞時,朱會杰為之一振。近些年,在世界無人作戰(zhàn)領域,被冠以“元年”的標志性事件接連出現(xiàn),無人機的地位作用正加速躍升。
這是“發(fā)展慢了就會落后”的競速,是“下一仗可能顛覆這一仗”的劇變。
時間不等人,形勢不等人。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打造強大戰(zhàn)略威懾力量體系,增加新域新質作戰(zhàn)力量比重,加快無人智能作戰(zhàn)力量發(fā)展”。
想到此處,朱會杰豁然開朗:奮進強軍新征程,發(fā)展無人機事業(yè),就應該有這種“元年”意識、“歸零”心態(tài),從一個起點奔向一個新的更高起點。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飛機落地,走出艙門,朱會杰極目遠眺。那一刻,他有一種強烈預感——無人機部隊高速發(fā)展的時代來了!
在機場的另一邊,該團一架無人機騰空而起。朱會杰知道,2023年,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必定是他們團加速奔跑的一年、迎難進擊的元年。
(一)
沙塵揚起,給夜色增添了幾分凝重。在訓練場忙碌一天的朱會杰,匆匆走進機關樓。
辦公桌上,擺著一份無人機部隊建設方案,上面寫著按照各時間節(jié)點倒推的大項任務安排。
“這是軍令狀啊,到時候是要兌現(xiàn)的!”見記者進來,朱會杰抬起頭,眼里寫滿堅定,也透著焦急。
他告訴記者,今年初,在謀劃新年度工作時,官兵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感覺:團隊組建以來,一邊接裝改裝,一邊執(zhí)行任務,始終在新域新質作戰(zhàn)力量建設征途上銜枚疾走。但要如期達成這些新的目標,他們還需來一次整體提速。
面對大家期待的眼神,新一屆黨委亮明態(tài)度:“不要四平八穩(wěn)的按部就班,不搞標新立異的另起爐灶,不要急功近利的推倒重來。我們要做的,就是沿著上級和團黨委規(guī)劃的賽道,接力跑出加速度。”
多年磨一劍,一朝再出發(fā)。無人機團的2023年,就這樣開啟了。
一大隊大隊長路廣遠,很快感覺到了不一樣——團機關的作訓參謀下沉編入各大隊,飛控、機務、情報等相對獨立的要素,開始模塊化組合……
他還注意到,隨著大隊面貌一新,組訓方式也變了,原來由團機關牽頭,現(xiàn)在經(jīng)常由大隊主導。
變化,也體現(xiàn)在控制方艙里。以前,一次飛行就一個“指控班子”,如今又增加一套人馬,兩者同時上陣,以老帶新、互為備份。
“未來戰(zhàn)場,打的是合成、充實、靈活、高效,決不能磨磨唧唧、拖拖拉拉?!眻F領導劉杰告訴記者,無人機部隊要想飛出加速度、新高度,必須擺脫不合時宜的思維定勢、固有模式和路徑依賴。
那年,一架無人機在塔臺指揮下爬高右轉,結果升空高度不夠,險些釀成險情。原因查明:塔臺指揮員未充分考慮遙控無人機會有延遲。
舊事重提,團領導告誡官兵:不能身子坐進了“方艙”,腦袋還留在“塔臺”。
有了這份清醒,他們看待自己的眼神不淡定了——一本大事記,記錄著該團成立以來創(chuàng)造的一個個“首次”?!艾F(xiàn)在回頭看,有些成績并不值得大聲喝彩,一些先進經(jīng)驗可能還存在問題。”
有了這份清醒,他們看待無人機的眼光更深邃了——越來越多的戰(zhàn)例表明,一旦發(fā)生武裝沖突和低烈度戰(zhàn)事,率先登場、重點使用的一定是無人機?!暗杂行┕俦?,把無人機簡單當作焦距更長的相機、射程更遠的火炮?!?/p>
兩年前的聯(lián)合演習,一位指揮員提出,由他臨時指定目標,該團派無人機實施空中打擊。
這項任務,交給了飛行員陳柳堅。當天夜里,陳柳堅輾轉反側,一次次起來查看天氣,一遍遍預想技術動作。
次日,指令傳來,陳柳堅操控無人機,很快將目標一舉擊毀?,F(xiàn)場觀摩的人群,掌聲四起。
采訪中,提起這個高光時刻,陳柳堅卻異常冷靜:“戰(zhàn)場上,我能有那么長的準備時間嗎?”
憂患的烽火,在陳柳堅心頭燃起,也照亮了該團官兵進擊的前路——錨定未來戰(zhàn)場的軍人,從不會止步于眼前的靶標、滿足于今天的勝利。
2020年八一前夕,習主席視察空軍航空大學時指出:“現(xiàn)在各類無人機系統(tǒng)大量出現(xiàn),無人作戰(zhàn)正在深刻改變戰(zhàn)爭面貌。要加強無人作戰(zhàn)研究,加強無人機專業(yè)建設,加強實戰(zhàn)化教育訓練,加快培養(yǎng)無人機運用和指揮人才。”
統(tǒng)帥的殷切囑托,如一聲緊似一聲的催征戰(zhàn)鼓。陳柳堅說,搶占未來無人作戰(zhàn)軍事競爭制高點,既要有思想上的“大踏步前進”,更要有行動上的“急行軍”。
(二)
難得的好天氣,抬頭仰望,星河璀璨。
夜幕下,該團一個方艙里,幾名飛行員正盯著監(jiān)控屏幕。此時,數(shù)百里之外的萬米高空,一架無人機在他們的操控下,向某地域悄悄飛去。
這注定又是一個不眠之夜。今年以來,該團官兵記不清經(jīng)歷過多少次通宵達旦。當時間被任務定義,晝夜晨昏在他們的一日生活制度表上便不再有明晰的界線。
趁著換班的間隙,記者堵住了團參謀長余瑞超。此時的他,已跟飛8個鐘頭。
“進入2023年,一切像被按下了‘快進鍵’。”余瑞超告訴記者,過去他們飛無人機,就像飛航模,經(jīng)常覺得沒事可干。現(xiàn)在,只要是飛行,腦子里必須始終裝著任務,眼睛里始終帶著敵情,偵察多少目標、帶回多少情報都有硬指標,總感到時間不夠用。
向“一個起落”要效益,改變的不僅是訓練,還有官兵們的認知。
現(xiàn)代戰(zhàn)爭進入“秒殺”時代,“發(fā)現(xiàn)即摧毀”已是常態(tài)。一次次起落,讓大家深刻感到,“發(fā)現(xiàn)”與“摧毀”之間其實有一個長長的“偵、控、打、評”鏈路。“縮短”這個鏈路,必須與時間賽跑。
情報參謀朱東偉對這場賽跑深有體會。按照規(guī)定,每次飛行結束后,他們都要提交一份報告。起初,這份報告叫“要報”,多為飛行情況總結,完成時間很充裕,經(jīng)常洋洋灑灑幾頁紙;后來,改為“簡報”,提交時限陡然壓縮,篇幅短了,但有價值的信息也少了;后來,“簡報”進化為“快報”,提交時限又減少一半,報告樣式也從文檔改為表格。
“原來是要報不要、簡報太簡,如今再看,快報還是不夠快?!敝鞏|偉說,提速,只有不停地提速,才有可能走在時間的前面。
今年初,團里提出新要求:隨看隨報、動態(tài)更新。這意味著,一個目標從發(fā)現(xiàn)到甄別到測量,再到回傳情報,每一環(huán)都要分秒必爭。
于是,一份偵察情報有了“優(yōu)先級”?!皵橙说膭酉蚝蛿?shù)量哪個更重要?”情報大隊副大隊長張博自問自答,“對指揮決策而言,如果必須取舍的話,無疑是前者。如此一來,先報什么、后報什么以及報告的具體內容,就得按重要程度降序排列?!?/p>
于是,一個新的訓練課目寫入計劃表。張博介紹,他們每一次參加軍兵種協(xié)同訓練,都會請兄弟部隊幫忙設置一些真假目標,供飛行員偵察識別。這種“目標揭偽”訓練,逼著大家練就“火眼金睛”,提高獲取情報的速度和準度。
一名飛行員在空中飛行時,對速度和載荷最為敏感。如今,駕駛座艙降到了地面,雖然沒有風馳電掣和大角度機動,但他們對速度和載荷的感知從未減退。
“你知道嗎?慢,也曾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這天,記者又一次與余瑞超“不期而遇”。話匣子打開,是他不愿提及的過往。
“別看現(xiàn)在我們執(zhí)行任務,方艙在這里,無人機在那里,無論中間隔多遠,都可以實施同步指揮。退回幾年前,要完成這種轉場飛行,并不容易。”
“先把裝備拆了,長途運輸后,再進行組裝、調試……”說到此處,余瑞超不禁慨嘆,“拖家?guī)Э谖舶烷L,到了戰(zhàn)時,哪有那么多運力和時間留給我們呢?”
解決的辦法,是遠距離空中轉場。動輒數(shù)千公里,必須做到無人機全程精準可控、異地起降順利銜接、突發(fā)情況及時處置。
起跑決定后程。那年,該團勇敢邁出第一步。通過對地面控制設備的精簡、改進、優(yōu)化,甩掉了多余的“壇壇罐罐”,最終取得成功。
“任何一名先行者,都具有天然的使命感?!庇嗳鸪f,作為我軍首支某型無人機部隊,應該義不容辭地扛起這份責任。近年來,該團探索開創(chuàng)了同場多架接續(xù)出動等多項無人機使用先例。
大格局,有大擔當。今年初,該團在某地劃出一塊訓練場,那里的海拔高度,直逼某型無人機性能極限。
“貼著峰頂飛、沿著山脊飛、頂著風雪飛,說不擔心那是假的。但真正的擔心,是無法敲開現(xiàn)代戰(zhàn)爭的大門。一想到這個,還有什么可怕的?”
說罷,余瑞超望向無人機控制方艙一隅,那上面寫著兩行鮮紅的大字:“不怕流血犧牲,時刻準備戰(zhàn)斗?!彼f,前一句,是一名軍人應有的信念;后一句,是一支部隊應有的狀態(tài)。
(三)
“啥叫立足現(xiàn)有裝備練兵備戰(zhàn)?”那天,一個再平常不過的問題,讓該團某大隊大隊長李陽眼睛一亮。
議戰(zhàn)議訓會上,罕見如此熱烈的討論。交流發(fā)言者,有各級指揮員,也有普通飛行員。忽然,一個獨到的見解闖進了李陽的耳朵。
“立足,不是像一根木頭那樣杵在原地一動不動,而要像一棵大樹,扎根在腳下的土地,不斷開枝散葉……”李陽越聽越激動,瞬間明白了:無人機是自帶體系和接口的,它究竟能發(fā)揮多大作用、產(chǎn)生多大效能,全在那個加號上。
“這就是‘無人機+’,里面蘊藏著新的戰(zhàn)斗力生成模式和戰(zhàn)斗力新的增長點,亟待我們發(fā)掘出來?!?/p>
連續(xù)幾天的接觸中,記者在李陽身上始終能感受到這種急切。去年金秋,他作為基層部隊代表,出席黨的二十大,現(xiàn)場聆聽了習主席發(fā)出的偉大號召:如期實現(xiàn)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加快把人民軍隊建成世界一流軍隊。
“如期”“加快”,從這兩個字眼里,李陽聽出了使命,也聽出了緊迫。參會期間,一有空閑,他就求教于代表中的專家,探討無人機部隊建設和作戰(zhàn)問題。
向戰(zhàn)尋路,等不得、慢不得,負重前行,終有收獲。
那年,該團與某特戰(zhàn)旅開展聯(lián)合演練。無人機盤旋高空,將信息數(shù)據(jù)傳送到地面單兵數(shù)字終端,幫助“敵后”滲透的特戰(zhàn)隊員規(guī)劃路線、實時警戒,并提供空中火力支援。
“無人機的能量這么大!”當時,目睹這一幕,李陽深受觸動。
此后,演兵場上,與該團“合作”的部隊,數(shù)量越來越多、范圍越來越廣、力度越來越大,一系列創(chuàng)新戰(zhàn)法訓法應運而生。
一次對抗演習,戰(zhàn)局膠著之時,該團一架無人機接令加入紅方陣營。飛行員蔣海鵬準確捕捉到藍方縱深隱藏的目標,立即呼叫紅方戰(zhàn)機。隨后,蔣海鵬又發(fā)射1枚導彈命中藍方指揮所,完成制勝一擊。
從“看得清”到“打得贏”,從“自己打”到“聯(lián)合打”,從“臨時配角”到“決勝主角”,無人機還是那些無人機,飛行員還是那些飛行員,該團卻飛出了新航線、闖出了新天地。
一個人對待成功的方式,可以決定他能走多遠。對于一支部隊而言,也是如此。
前段時間,李陽被表彰為“最美新時代革命軍人”。喜訊傳來的那天晚上,他把自己關進房間,一直思考到深夜……
同樣無心睡眠的,還有機務中隊中隊長李少宵和他的戰(zhàn)友們。今年已經(jīng)過半,他們交出了怎樣的答卷?
“每天都被一個個新任務推著跑,被一個個新理念領著跑。”李少宵向記者展示年度演訓計劃和目標,密密麻麻的各項任務后面,有的打了“對勾”,有的還是空白。
空白需要填補。等待他們的,又是一場場攻堅克難的沖鋒。
“一件事一旦認準了,就馬上辦、抓緊干,容不得猶疑和懈怠?!?李少宵說,他感到今年全團呈現(xiàn)出的一個新氣象,就是雷厲風行的決斷力和一抓到底的執(zhí)行力。
后來,記者與團領導劉杰聊起這個話題,他坦言,雖然早起步幾年,但他們團的壓力是非常大的。“全軍那么多同行看著,說啥也要干出一番成績來?!?/p>
“先機和勝勢是搶出來的。我們在前進,對手也沒有睡覺?!眲⒔苷f,看到無人機起飛的時候,他經(jīng)常會想,這云天之上,不知有多少對手的“空中之眼”在晝夜不停地窺視。
“時時放心不下、時時怕被落下,那種危機感,讓你即使剛剛躺下,也會自動彈起、一躍而起?!?/p>
(四)
強軍事業(yè),匯聚追光奔跑的年輕人。
這天晚飯后,記者終于見到了黃潤楷。早就聽說,他是一個有故事的人。
5歲那年,天資聰穎的黃潤楷,在一次比賽中獲獎。有媒體在采訪中問他長大后想做什么,聚光燈下的黃潤楷小臉一仰,大聲說:“我要當飛行員?!?/p>
10多年后,黃潤楷通過招飛,以優(yōu)異成績成為清華大學和空軍航空大學聯(lián)合培養(yǎng)的飛行員。從未放棄理想的他,就這樣被時代選中。
“當我真正擁抱祖國的藍天,才明白學校給予的眼界、習慣,部隊培養(yǎng)的自律、專業(yè),在我身上產(chǎn)生了一種奇妙的化學反應。我堅信,這正是建設一支強大的人民空軍所需要的特質?!?/p>
年齡不大,志向不小。一旁的戰(zhàn)友跟著打趣,嘴上沒少夸贊。黃潤楷現(xiàn)在是中隊長,平時喜歡琢磨無人機技戰(zhàn)術、經(jīng)典戰(zhàn)例、戰(zhàn)略運用等問題。
不過,進入2023年,他和戰(zhàn)友變得深沉很多,平靜的外表下,醞釀著一次次“頭腦風暴”。這群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年輕人,經(jīng)常圍坐在一起,熱烈討論異國上空的硝煙和我軍無人機發(fā)展的未來。
看到了差距,就想辦法迎頭趕上;發(fā)現(xiàn)新打法,就思索怎樣用在訓練里;取得了突破,就思考如何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在機關學習室,記者見到了3本內部刊物:《天鷹》《天梯》《天眼》。每一本,都有七八十頁。那上面,是黃潤楷和戰(zhàn)友們撰寫的研究文章。
“現(xiàn)在是無人偵察機,以后肯定會有無人加油機、無人運輸機……而今,我們在無人作戰(zhàn)領域留下的每一個腳印,都是為將來探路、鋪路?!秉S潤楷說。
埋頭趕路,抬頭看天。這個團的飛行員眼睛盯著方寸屏幕,心里卻裝著星辰大海。
又見張博,是在一個下午。2014年,張博畢業(yè)分配到團里,同批前來的4個人,如今只剩他一個。
“人家向外輸送人才,都是一個一個的,就像一顆顆種子,播撒在新的沃土上,靜待發(fā)芽開花。而我們輸送人才,是一群一群的,就像一捆捆幼苗,栽下去就是一片樹林?!睆埐┱f,作為空軍無人機人才儲備基地,他們團經(jīng)常有這樣的“大手筆”。
“當然會因此遇到人才緊缺的時候,但想想他們正在另外的營盤,獨當一面、發(fā)光發(fā)熱,干著共同的事業(yè),就感到很幸福?!痹搱F政治工作處主任看得很長遠,“我們一時的難,能換來兄弟單位的大發(fā)展,這對我軍整個無人機部隊來說,何嘗不是一種‘快’呢?”
大情懷,形成“大磁場”,吸引越來越多的青年才俊奔赴而來。記者采訪時,聽到一個好消息:今年剛畢業(yè)的飛行員,有很多人主動申請到這個團服役。
“我們何其有幸遇上了偉大時代!強軍事業(yè)塑造了我們,也成就了我們?!鼻閳蟠箨牻虒T王志強,參加過首都國慶閱兵,光榮接受習主席檢閱。漫步營區(qū),一件件往事涌上他的心頭。
“剛來的時候,最大的感覺就是‘荒’?!蓖踔緩姼嬖V記者,團隊組建以后,一路西進,直到駐守西北大漠。一眼望不到邊的戈壁,就像他們創(chuàng)業(yè)之初面對的“無人區(qū)”,荒涼而貧瘠。
這難不倒激情燃燒的拓荒者。對接工業(yè)部門專家跟學跟試,頂著烈日黃沙一次次模擬訓練……幾個月后,《維護規(guī)程》《操作手冊》《組訓流程》等成果“瓜熟蒂落”,他們創(chuàng)造了當年接裝、當年實射、當年形成戰(zhàn)斗力的壯舉。
“開局跑出加速度,全程保持快節(jié)奏?!被厥讈砺?,王志強心生感慨:向戰(zhàn)奮飛、強軍興軍,就要有這種“其疾如風、侵掠如火”的進擊態(tài)勢。
明月出山巔,蒼茫云海間。
那晚,記者再次來到控制方艙采訪,正趕上一架無人機飛臨康西瓦烈士陵園。飛行員魏秋夜說,每次經(jīng)過那里,他都會繞飛一圈。
“這是我們無人機團官兵特殊的致敬方式,就是讓英雄和前輩們知道,護衛(wèi)山河、后繼有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