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軍網-中國國防報 責任編輯:徐占虎 發(fā)布:2024-12-30 07:21:47
引聚更多“后浪”匯入強軍洪流
■李臣
12月18日,重慶市沙坪壩區(qū)人武部文職人員在重慶鐵路運輸技師學院開展征兵宣傳。高效文 攝
8月底,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qū)人武部文職人員組織預定新兵參觀紅色場館,開展役前教育。侯永傳 攝
5月30日,云南省昆明市征兵辦文職人員在云南民族大學組織征兵宣講。張軍 攝
【作者簡介】 李臣,山東省軍區(qū)動員局文職參謀,在征兵崗位工作5年,曾被評為“四有”優(yōu)秀文職人員、獲得嘉獎3次。
作為山東省軍區(qū)動員局文職參謀,征兵是我的主責主業(yè)。
回首即將過去的2024年,最大的感受是:“在兵員征集工作中,越來越多的‘孔雀藍’已悄然站到了前臺?!?/p>
為什么說是“悄然”?要看清這個變化,就不能只將時間的坐標框定在2024年的表盤上,而應當回望得更遠。
2021年,“兩征兩退”改革落地;2022年,“二次入伍”現象涌現;2023年,《征兵工作條例》修訂……征兵工作因社會各界普遍關注而保持較高的“熱度”。
而在這一個個“熱現象”的背后,有一個變化值得關注——征兵工作一線,越來越多的文職人員成為中堅力量。
2018年起,省軍區(qū)系統開始招錄文職人員,補充了大量“新鮮血液”。近年來,隨著招錄人數的增多,文職人員占到多數??墒?,從“主體”到“主力”的轉變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記得小時候,父母告訴我,等你長大了,要接過家庭的重擔。我問父母,什么時候才算長大?父母說,就是家里最重要的事情交給你去拿主意的時候,就是長大了。
“180余名文職人員擔任人武部科室以上領導”——12月17日,一則由軍媒刊發(fā)的河南省軍區(qū)培養(yǎng)使用文職人員的消息引發(fā)關注。2023年,《文職人員條例》修訂,省軍區(qū)系統一大批文職人員陸續(xù)走上組、科室、部門等管理崗位。
“兵之勝在于篡卒。”征兵工作是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源頭工程、基礎工程、戰(zhàn)略工程,是國防動員系統的大事要事,重要性不言而喻。2024年,換羽先飛的“孔雀藍”已于無聲中開始接受“長大”的考驗。
前幾年,我在工作中并沒有感到太多壓力,總覺得背后有經驗豐富的老機關,即使大項任務來了也不怕,只管埋頭干好自己的那一攤就行??墒牵衲暌婚_年,我就感受到了變化。
2023年底,省軍區(qū)與駐軍部隊共同商討精準征兵工作。年初,省軍區(qū)確立了技術兵員“需求提報、精準征集、專業(yè)專用、反饋使用”的征集思路。
精準征兵是國防動員部近年來著力推進的一項重要工作,多地進行有益探索??蓪τ谌丝诖笫∩綎|來說,要落實好這項工作并不容易。因為征集基數大,兵員種類多,需要對接的軍地單位也多,非??简灡蹤C關的整體統籌能力。
思路定了,就要落實。落實,關鍵看征集計劃如何下達。
山東省共有130多個縣(市、區(qū))和160多所高校。如果計劃下得準,征集到意向兵員并不難,可如果下得不準,一紙通知到基層,帶來的忙亂可想而知。
當領導“點名”讓我負責制訂征集計劃時,那一刻我首先感到的不是壓力,而是興奮,感覺自己的能力得到認可??墒牵d奮勁過后,我又忐忑起來,山東征兵在全國舉足輕重,要是干砸了,怎么交代?
既然受領了任務,就不能打“退堂鼓”。進學校、到縣區(qū),我積極尋找對策。最后結合大家意見,逐漸捋出一條思路:根據應征報名和上站體檢數據,精準分析人員類別,然后按專業(yè)下達征集任務,實現潛力與需求最大程度匹配。
辦法有了,還得檢驗行不行。經過幾個征兵點位先行先試,發(fā)現這條路子可行。但我沒有放松下來,因為還有個關鍵問題要解決,就是如何讓基層充分理解征集意圖,盡快將征兵思路和工作節(jié)奏調整過來。
我建議把“精準征集指導計劃完成度納入全省征兵量化考評”寫進征集計劃,一同下達。通過全年征集數據和部隊反饋情況來看,技術兵員滿足率超出預期,這項探索實踐取得突破。
這個任務看似完成得輕松,實際并非如此。這是建立在之前歷練的基礎之上。
有一年征兵,我到淄博市周村區(qū)動員,一位老人突然走過來問:“你是征兵的吧?怎么穿的不是軍裝?那我請教一下,你如何能把握好公平公正?”
老人的發(fā)問,讓我一時有些發(fā)蒙。冷靜幾秒鐘后,我向他做了詳細解釋——
“我是經過嚴格程序選拔的軍隊文職人員,經過崗前培訓,我個人也有參軍經歷。定兵不是某個人或某幾個人說了算,有嚴格征兵標準和程序,每個縣區(qū)都要召開有適齡青年家長參與的定兵會?!?/p>
“從2022年開始,山東省全面推開系統輔助定兵,按系統排名定兵、按個人意愿定向。凡是沒有參加公示的、群眾提出異議的,堅決查清問明,歡迎大家監(jiān)督……”
聽完我的答復,老者微笑著說:“小伙子,有底氣,這樣才能把工作干好!”
我想,老人或許并不了解軍隊文職人員,但他一定關心國防,一定在意兵員素質和征兵工作人員的能力。我和許多征兵一線的文職人員交流過,成長的路上,他們也遇到過類似情況。能力被質疑,就要用行動去證明。
去年底,領導開始給我壓擔子,安排我負責全省男兵征集工作。
起初有人擔心,山東省男兵征集數量龐大,交給一名文職人員,不托底。我用一張成績單“述職”——征兵任務圓滿完成,征兵新力量不負信任、不負重托。
征兵期間,我和市、縣兩級征兵工作人員團結協作,及時發(fā)現各市存在的傾向性問題,并通過臺賬檢查、資料抽查,隨時糾偏正向;在征集標準上,堅決做到“尺寸”不放寬,不斷進行信息比對和預警提示;對于基層反映的困難,通過會商、專家咨詢等方式及時解決……
但行耕耘終有收獲。今年上下半年,我省兩批男兵中的大學生征集比例穩(wěn)控在85%左右,不同專業(yè)的技術人才按崗適配,被源源不斷送到部隊。
2024年,是成長奮進的一年;2024年,是值得銘記的一年。從總體征兵情況看——
這一年,兵員質量穩(wěn)步提升,高素質人才比例再創(chuàng)新高;
這一年,常態(tài)化征兵扎實推進,軍地配合更加有力;
這一年,廉潔征兵的“籬笆墻”扎得更牢,清風正氣不斷上揚……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毕胂肽切┬卮鞴鈽s花、昂首邁過從戎門的萬千青年學子,再想想意氣風發(fā)的我們,雖然大家崗位不同,卻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投身火熱軍營。
在告別2024、迎接新一年到來之際,我想大聲說——
“建設世界一流軍隊,呼喚一流人才。我們一線征兵人將錨定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全力推動征兵工作高質量發(fā)展,引聚更多‘后浪’匯入強軍洪流?!?/p>
(中國國防報記者朱宏博、特約記者劉明奎、孔慶珊采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