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北京,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排成長隊的人們依次向抗日英烈鞠躬、獻花;吉林長春,革命烈士紀念館,某部官兵在這里與英烈一起過“特殊黨日”……8月15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日本正式宣布無條件投降的日子。這幾天,大江南北、軍營內(nèi)外紛紛組織紀念活動,以多種形式紀念當年那場壯烈的抗戰(zhàn)。
時光荏苒,73年過去了。歡歌笑語匯成海、火把連成巨游龍,當年紀念抗戰(zhàn)勝利的場景已定格為難忘的歷史瞬間。然而,每每想起那場戰(zhàn)爭,人們?nèi)耘f思緒萬千、情不自已。
1945年9月2日,美國密蘇里號軍艦,日本無條件投降簽字儀式在這里舉行。當全體簽字完畢時,恰好是九時十八分。從“九月十八日”到“九時十八分”,14年里,中國軍民“四萬萬人齊蹈厲”“誓死不當亡國奴”,創(chuàng)造出“戰(zhàn)爭史上的奇觀,中華民族的壯舉,驚天動地的偉業(yè)”,也創(chuàng)造出了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jié),不畏強暴、血戰(zhàn)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為主要內(nèi)容的抗戰(zhàn)精神??箲?zhàn)精神,正如習主席所指出的,是“不斷增強團結一心的精神紐帶、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
“醒著”“睡著”“玩著”“前進著”,這是魯迅先生對“五四”初期、中期的青年精神狀態(tài)的分類??箲?zhàn)之初,國際輿論普遍認為,中國不管是在精神上還是在物質(zhì)上,都不足以抵御外侮。然而,日軍的大炮和刺刀,讓中華民族徹底覺醒了,“每個人被迫著發(fā)出最后的吼聲”,千千萬萬的青年不再“睡著”“玩著”,而是與時代同呼吸、與民族共命運,進入了“醒著”“前進著”的狀態(tài),形成了偉大的抗戰(zhàn)精神,與殘暴之敵進行殊死搏斗。法國作家古列久在評述中國敵后斗爭時感嘆:“民族的精神,在受到侵略時突然奮張起來,成為一道新的近代的中國長城。”
精神無聲,力量無窮。是不朽的民族精神,讓審訊趙一曼的特務在與趙一曼四目相對時“情不自禁地倒退了兩三米”;是不朽的民族精神,讓殺害楊靖宇的岸谷隆一郎在自殺前的遺書中寫道:“中國有楊靖宇這樣的鐵血軍人,一定不會亡國?!边@些震人心魄的細節(jié),在抗戰(zhàn)中還有很多。他們的英雄事跡啟示我們,一個民族真正的強大是精神的強大,只要精神利刃永不卷刃,就沒有戰(zhàn)勝不了的強敵。
1941年,聽到本已考上清華大學但毅然從戎的弟弟林恒壯烈殉國的噩耗,林徽因含悲寫下了《哭三弟恒》:“弟弟,我沒有適合時代的語言/來哀悼你的死/它是時代向你的要求/簡單的,你給了/這冷酷簡單的壯烈是時代的詩/這沉默的光榮是你……”抗戰(zhàn)期間,像林恒這樣的報國青年不計其數(shù)。其中,山西太原的成成中學,300多名師生在校長的帶領下,全部投奔八路軍。同濟大學報名參軍的達600余人,占全校人數(shù)三分之一。他們中,有的成了無名的英烈,有的青春之花還沒來得及完全綻放就已凋零。正是億萬人民無畏的付出,扭轉了近代中國抗擊外來侵略屢戰(zhàn)屢敗的危局,點亮了民族復興的精神火炬。
勝利的旌旗,浸透著先輩的鮮血;壯麗的山河,書寫著英雄的詩篇。今天,民族復興的偉業(yè)恰似一輪“已見光芒四射噴薄而出”的紅日,和平鴿振翅飛翔在祖國的藍天,但戰(zhàn)爭的陰霾仍然存在?!鞍驳脡咽客焯旌?,凈洗甲兵長不用。”作為國家主權、安全和發(fā)展利益的堅定維護者,人民軍隊弘揚偉大抗戰(zhàn)精神,最根本的就是要把抗戰(zhàn)精神轉化為強軍興軍的決心意志和生動實踐,轉化為加快推進軍事變革的思想共識和實際行動。唯此,才能讓和平的陽光永遠普照大地,才能真誠地告慰英烈:“這盛世,如你所愿”!
(作者單位:陸軍邊海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