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地結合部新聞報道如何做出“味道”
“戰(zhàn)爭是一種人類交往的行為。”這是軍事理論家克勞塞維茨的名言。人類交往需要信息,新聞的價值就在于其廣泛的傳播,能影響廣大受眾對事件本質的認知,進而能影響甚至左右人們交往的行為。
1960年10月24日,前蘇聯(lián)在拜科努爾測試的R—16新型火箭意外發(fā)生爆炸,導致包括戰(zhàn)略火箭軍司令涅德林在內的近100人全部遇難,這次爆炸事故也被稱為“涅德林災難”。3年后的同一天,R—9型火箭也發(fā)生爆炸……此后,前蘇聯(lián)任何發(fā)射任務都不再選擇10月24日這天舉行。
1929年10月,受倫敦股市崩潰的影響,美國投資者的恐慌情緒加深,在連續(xù)多日的下跌后,紐約股市10月24日出現(xiàn)空前的拋售潮,華爾街股災由此開始。周末過后,道瓊斯指數繼續(xù)大跌,僅周一周二兩天就有300億美元蒸發(fā),而在當時,美國一年的貨幣供應量也就是460億美元。
類似這樣的巧合,在人類歷史的漫漫長河中,不過是匆匆一瞬。然而,由此產生的關于“戰(zhàn)爭”和“和平”的話題,卻因其“軍”和“民”兼而有之的屬性,常被人們所津津樂道。軍地結合部新聞就是如此。
一、什么是軍地結合部新聞?
和平不等于“太平”,一時沒有戰(zhàn)爭不等于永久的和平。因此,和平年代的人們應該清楚這個道理:落后就要挨打,強軍才能安邦。正因為如此,身為新聞媒體應想方設法讓軍地結合部新聞走進尋常百姓家。這對于展示人民軍隊新風貌,普及國防教育,提高全社會國防意識,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之前,在與一些通訊員的交流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對于軍地結合部新聞的認識,經常會陷入幾個誤區(qū):
A、軍地結合部新聞=來自國防動員系統(tǒng)的新聞
B、軍地結合部新聞=搶險救災+扶貧幫困+好人好事
C、基層部隊與地方打交道少,沒有多少有價值的軍地結合部新聞
……
軍地結合部新聞,顧名思義,可以簡短解釋為,社會發(fā)生的軍事新聞和軍營里出現(xiàn)的社會新聞。如果把這兩層含義再做進一步剖析,軍地結合部新聞是指發(fā)生在部隊但和社會大眾緊密相關、或發(fā)生在地方但和部隊官兵關系密切的報道,這里面既包括某項工作、某項法規(guī)、某次行動,還有某些突發(fā)性事件的防范處置等等。
由此可見,軍地結合部是一個蘊含著好新聞、暖新聞、硬新聞的富礦。以《維吾爾族大叔卡德爾39年癡心撰寫解放軍愛民日記》《京郊四胞胎應征記》《追你追到天邊邊》《請你理解我的愛》為代表的一批優(yōu)秀作品,屢次獲得中國新聞獎。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軍地結合部新聞呢?不妨,來給它畫個像。
第一道工序:畫眉。學過素描的人都知道,素描人像的關鍵就是五官的畫法,而其中的眉毛代表著人的精神面貌。
這是刊發(fā)在1993年8月31日《解放軍報》一版的文配圖消息,題目是《兒子全當兵姚媽媽好光榮 陸??瘴渚男值芏歼^硬》。
文中這樣寫道:在下南村,軍屬姚大媽可算是個十里八鄉(xiāng)聞名的“新聞人物”。她在一人擔起全家的生活重擔,并照顧癱瘓的婆婆、長期患病的老伴和小女兒的同時,把4個兒子全送去當了兵。更巧的是,4個英武的兒子依次分別在陸軍、海軍、空軍和武警部隊服役,并全都入了黨、榮立軍功。
瞧,大兒子鄭慶明,一入伍就在保衛(wèi)南疆的戰(zhàn)斗中立了戰(zhàn)功,后被送到桂林陸軍學院學習,畢業(yè)后分配到某守備連,帶領連隊兩次榮立集體三等功,他本人也被樹為“標兵連長”。
瞧,二兒子鄭慶奎,入伍到海軍某部后,主動要求到南沙守礁,第二年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海軍工程學院。畢業(yè)后他又申請回到了海島,先后6次立功受獎,被評為“優(yōu)秀共產黨員”。
……
當記者要向姚大媽要一張“全家?!睍r,她不無遺憾地說:“這4個孩子在部隊上工作忙,很少回家,十多年了也沒照成一張團圓像?!?/p>
消息連題帶文不到640字,卻寫出了軍地結合部新聞報道獨有的味道。特別是由粗到細、由淺入深的描寫,如數家珍般地娓娓道來,像極了給眉毛化妝,在中國新聞獎評選中給評委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獲得消息類獎項。
第二道工序:畫眼。標題被視作新聞的“眼睛”。像郭沫若的《鳳凰涅槃》、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戴望舒的《雨巷》等,皆是以標題勾勒出作品的意境,言志抒情成為經世之作。
隨著信息技術在媒體領域的廣泛應用,大眾傳媒已進入 “讀題時代”。在這一背景下,新聞報道能否在“一瞥間”就抓住讀者,成為傳播能否產生實際效果的關鍵。
“勇于開拓者—升 平庸無能者—降 以權謀私者—撤”,這是1985年1月2日刊發(fā)在《人民日報》的一篇新聞,在讓讀者欽佩光澤縣委改革舉措的同時,標題中語音的起伏變化、三個破折號及破折號后面醒目的三個動詞,加之整齊的排列,都給人留下咀嚼的余味。
制約我國西部地區(qū)發(fā)展的因素有很多,缺水問題是其中之一。1997年4月21日《經濟日報》在報道原蘭州軍區(qū)某給水工程團為當地百姓尋找水源的事跡時,用“水! 水? 水……”作標題,既反映了備受全國人民關注的西北地區(qū)缺水問題,又用三個不同的標點符號把當地駐軍為群眾尋找水源的軌跡表現(xiàn)出來。
清代詩人袁枚在《讀詩品》中曾寫道:作者情生文,讀者文生情。近年來,《解放軍報》刊發(fā)的一些軍地結合部新聞,皆是從標題制作入手,不僅把新聞稿件中最重要、最新鮮的內容展示給讀者,還以思想性的引領幫助讀者理解新聞內容的性質和意義。
第三道工序:畫形?!霸诼淙盏妮x煌的映照下,他看見一切景物都帶著希望的赤色。”茅盾小說中的話,常被奉為“空間化結構方式”寫作的圭臬。的確,將多重結構因素在不同層面上勾連映照,使作品既自然天成,又渾然一體。這啟示我們,一篇合格的軍地結合部新聞,要考慮畫形問題。換句話說,就是要將新聞置于時代背景之下。
《37支軍地力量異地同步探索聯(lián)訓聯(lián)保新模式》,這是2018年12月29日刊發(fā)在《解放軍報》二版的一篇消息。文中寫道:機場油料保障隊與空軍場站聯(lián)合為飛機加注燃料,地方物流企業(yè)與聯(lián)勤力量共同開設補給站,野戰(zhàn)醫(yī)療所運用無人機、全地形救護車搜救傷員……37支軍地力量異地同步探索平戰(zhàn)時軍種聯(lián)合、軍地融合聯(lián)訓聯(lián)保新模式。
文章的時代背景是,聯(lián)勤力量調整改革以來,鄭州聯(lián)勤保障中心聚力加快聯(lián)勤保障體系升級,推動保障模式由軍隊自主保障向軍地融合保障拓展。這篇稿件看似是一篇反映軍地力量攜手探索聯(lián)訓聯(lián)保新模式的稿件,實則是我軍戰(zhàn)場保障由生活型向打仗型轉變的一個縮影。
二、軍地結合部新聞該如何采寫?
按照我的理解,軍地結合部新聞一般應具備3種“特性”。
(一)新聞性。西方新聞界有一種說法:新聞就是射中了繃得最緊的社會之弦。這道出了新聞的內涵所在,即新聞不但是生活中“新”的東西,還應具有一定的社會價值意義。軍地結合部新聞也是如此,它一般是近期發(fā)生的能代表一種社會發(fā)展趨向、能表現(xiàn)一種觀念更新、新舊更替的事件;是一種新的政策、法規(guī)和重要活動的確立和實施過程;是一種品格升華、奉獻精神最有說服力的例證。
(二)可讀性。讀者群覆蓋面大,它所表達的是最貼近人們生活的現(xiàn)實。比如雙擁共建、搶險救災、國防教育、國防動員、轉業(yè)安置、優(yōu)撫優(yōu)待、復轉軍人、脫貧攻堅、國防科研試驗等等。幾乎在每個階段、每一天,人們都想知道其進程和發(fā)展變化。
(三)廣泛性。軍地結合部新聞題材豐富多樣,可滿足讀者不同的欣賞“胃口”。在寫作形式上,可以不拘一格,筆法靈活,比純軍事類新聞、政工類新聞有更大的“自由度”。
具體到《解放軍報》而言,軍地結合部新聞的消息稿字數一般在千字以內,屬于概略性描寫,抓住新聞事實后,一般只需要用一到兩件有代表性的事例講出新聞的來龍去脈。而消息之外的通訊、特寫、綜述、側記等稿件,則需要用事情和場景來串聯(lián),選取的例子一定要符合主題要求、符合人物身份、符合環(huán)境背景,同時又帶有新聞性質。
那么,如何發(fā)現(xiàn)新聞中的線索和故事,把軍地結合部新聞報道做成美味佳肴呢?我認為,主要分以下步驟:
1.步驟一:準備食材,培養(yǎng)敏銳的洞察力
那些涉及官兵切身利益的話題,歷來是《解放軍報》報道的重點。以退役士兵安置為例,廣大在役士兵對“后路”問題非常關注。
2011年8月,為了鼓勵更多大學生攜筆從戎,北京市在退役大學生士兵安置上推出一系列頗具含金量的優(yōu)惠措施,最具突破性的就是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公務員名額,定向招考退役大學生士兵。
這個消息一經刊登,我們就敏銳地嗅到了其背后的新聞價值,接連組織了《期待北京市兵役新政推向全國》《北京市兵役新政出臺的前前后后》等多篇重頭報道,在社會上營造了濃厚的輿論氛圍。
《烏魯木齊烈士陵園與駐疆部隊開展共建共育活動》,這是刊發(fā)在《解放軍報》“國防視野”版上的一篇文章。文中這樣寫道:雙方互動帶來的不僅僅是觸動。2018年,陵園工作人員赴某部軍史館參觀見學,他們學著部隊官兵的樣子,整齊列隊步入軍史館,瞬間被莊嚴的氛圍感染……
文章的作者是個有心人,他選取了“換位”的視角來采寫新聞,從部隊官兵觸摸歷史到傳承基因,從地方人員走進軍營到深入內心,使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回應和升華了主題—軍地攜手傳承愛國奉獻精神。
2.步驟二:精心烹制,增強作品的感染力
語言是思想的載體,也是讀者產生美感的契機。作家海明威在《乞力馬扎羅的雪》中寫道:“靠近西主峰的地方,有一具風干凍僵了的雪豹尸體。雪豹在那么高的地方尋找什么,沒有人做出過解釋?!睋f,小說是作者在生病中寫出的。為了詳盡觀察高山雪景,他抱病乘坐飛機,忍著病痛爬上駕駛員背后的座位,飛機升空不久,遠遠地就看見乞力馬扎羅山覆蓋著白雪的山峰。他沒有看見什么雪豹。顯然,文中的雪豹既是象征,也是寓言。
某一年冬天,在北京海淀萬泉河發(fā)生一起婦女落河的事件,路人們紛紛下河施救。一家報社的記者趕到現(xiàn)場后,發(fā)現(xiàn)其中一名見義勇為者穿著軍褲和病號服。經過采訪,發(fā)現(xiàn)他是一名在附近309醫(yī)院治病的軍人,冒著病情加重的危險,毅然跳入冰河。這個細節(jié)的加入,使一個普通的突發(fā)事件多了人性的溫暖,增加了作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3.步驟三:加料提鮮,提高新聞的延伸力
新媒體環(huán)境下,紙質媒體要以“快”取勝愈發(fā)困難,以“深”取勝被實踐證明是提高競爭力,吸引讀者眼球的重要途徑。我理解,提高新聞延伸力的過程,就是尋找新聞“第二落點”的過程。
2019年以來,關于災害救援,習主席多次做過重要指示,強調指出要注意科學施救。如果你是一位細心的讀者就會發(fā)現(xiàn),在施救前加了“科學”的字眼,這啟發(fā)我們今后在采寫搶險救災等類型的稿件時,需要多關注突發(fā)新聞背后的科技手段運用,積極尋找第二落點新聞。
《抗擊臺風“利奇馬”新聞背后的思考》,是刊發(fā)在《中國國防報》上的一篇報道。該文圍繞“軍地聯(lián)動機制讓信息更高效”“預征民用裝備成為攻堅利器”“軍民聯(lián)保體系凸顯重要作用”展開, 通過層層剝繭的方式印證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為軍地聯(lián)合應急提供了沃土;反過來,軍地聯(lián)合又有力推動了部隊戰(zhàn)斗力建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把第二落點新聞做成了具有思辨色彩的深度報道。
三、軍地結合部新聞報道需把握的幾個問題
(一)要緊貼時代脈搏取材用材。雖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但如果有了好選題卻不善于取材、用材,可能會“一頭牛賣個豬價錢”?!澳銥槲易龊檬?,我為你解難事”,當然是好事,但總是這樣的新聞就會出現(xiàn)“固化傾向”。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社會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要求我們要更新觀念,時刻關注軍政之間、軍民之間出現(xiàn)的新情況、新變化,用創(chuàng)新的視角去研究解讀那些帶有傾向性的、發(fā)展變化中的軍政軍民關系,這樣寫出來的報道才會接地氣、冒熱氣、帶兵氣。像《解放軍報》的“雙擁紀實征文”專欄中刊登的《董仲芳浦東落戶記》《老船工擺龍門陣》《洋老板的擁軍心》《哨位和攤位》等文章就是這方面的例證。
(二)善于從日常生活中發(fā)現(xiàn)新聞。天下事,“以實則治,以文則不治”。新聞界名宿范敬宜曾和同事到遼寧去采訪,在公社辦公室里接連住了幾個晚上,都沒有電話打來。按說這種情況是沒有什么可寫的,但范敬宜換個角度想,原來貧困地區(qū)的公社辦公室里人們經常要圍著領導反映生活困難。這幾個晚上他們睡得這么踏實,說明原先存在的困難沒有了,不正說明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嗎?從這個角度出發(fā),他采寫了《夜無電話聲早無堵門人—兩家子公社干部睡上了安穩(wěn)覺》的報道,在《遼寧日報》發(fā)表后,很快被《人民日報》全文轉載。
(三)對災害救援報道不要過度渲染。一般來說,國家和人民群眾遭受災難之時,往往是軍地結合部新聞誕生之日。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對災害事件的報道,除了及時披露重要信息、搶險救援情況外,還要本著人道主義精神,對受傷者、死難者家屬進行人文關懷。但是這種關懷不是無底線的,需要把握好度。2013年11月22日,青島發(fā)生了中石化輸油管道爆炸事故,最終造成62人死亡、136人受傷。某報在報道這起災難事件時,各版標題做得像詩歌一樣,工整押韻:“最佳醫(yī)護 最好救治”“晝夜鏖戰(zhàn) 擊潰死神”“住安置點 如家溫暖”“官兵做飯 百姓喊香”等等。這種煽情性的報道方式,在突出其來的災害面前,顯然很不合時宜。
(四)點滴細節(jié)入手講好鮮活故事。一位哲人曾說過:“細節(jié)是歷史最豐富的表情。”一個個細節(jié)的積累和串聯(lián),就構成了引人入勝的故事?!氨┯晗裉旌拥剐?,從漆黑的夜空中落下,彈丸小島像萬頃汪洋中飄浮的一片樹葉,在暴雨中顫抖。放眼望去,天地之間仿佛扯起千萬條銀線,在閃電的照耀下編織成懸垂的雨簾……”這是2003年1月31日《解放軍報》現(xiàn)場短新聞《珊瑚沙灘風雨驟》中的片段,作者在文中通過對黑夜、雨線、閃電等特質景物的細節(jié)描寫,把報道寫“活”了,給讀者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作者單位:解放軍報社總編室)
責任編輯:呂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