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力:重大時政報道的“引擎”
摘 要:思想力是決定重大時政報道成敗的關鍵因素,是重大時政報道的“引擎”。我們在采寫時政報道《沿著中國特色強軍之路闊步前進》時,注重處理好強國與強軍關系、把握報道靈魂,梳理建軍治軍特點規(guī)律、搞好謀篇布局;思考忠實記錄軍隊變遷、用好歷史細節(jié)。
關鍵詞:思想力;重大時政報道;“引擎”
2019年9月29日,《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等中央媒體在頭版顯著位置刊發(fā)了長篇通訊:《沿著中國特色強軍之路闊步前進—黨中央、中央軍委領導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七十年紀實》。這篇反映黨中央、中央軍委領導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重頭報道,無論是報道主題、報道內容,還是報道形式、推出時機,都堪稱為重大時政報道的范例。重大時政報道由于份量重、影響大、關注度高,寫什么、怎么寫,如何謀篇布局、提筆行文,是作者必須思考的首要問題。
思想力一般指思想的深度和力度。在參與采寫這篇報道期間,我體會到:對于重大時政報道來說,貫穿于報道籌劃、報道實施全過程的思考層次與思想深度至關重要,可以說,思想力是決定重大時政報道成敗的關鍵所在,是重大時政報道的“引擎”。
一、在思考強國與強軍關系中把握報道靈魂
按《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解釋,“靈魂”是一種比喻,指起主導或決定作用的因素。撰寫重大時政報道,核心要把握好報道靈魂。
就這次報道來說,要抓住報道靈魂,首先要關注兩點:一是報道所反映的內容;二是報道的時間節(jié)點。報道內容就是反映70年來黨中央、中央軍委領導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歷史進程及歷史成就,時間節(jié)點則是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
從這兩點不難看出,這篇報道是在國家重大慶典之際反映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歷史性變化和歷史性成就,內在邏輯則要把握好軍隊建設與國家發(fā)展之間的關系,只要把這個關系想透了、想明白了,謀劃這篇報道就有了靈魂。
那么,軍隊建設與國家發(fā)展之間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關系?稿件籌劃期間,我們認真學習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習近平強軍思想學習綱要》等理論書籍,通過學習提高認識問題的水平、增強報道本領。
通過學習我們認識到,軍隊建設與國家發(fā)展、民族復興,是緊密聯(lián)系、密不可分的。國防和軍隊建設,必須放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大目標下來認識和推進,服從和服務于這個國家和民族最高利益。富國與強軍,如同車之兩輪、鳥之雙翼,缺一不可。
回望新中國70年的偉大歷程,黨中央、中央軍委深諳“富國”和“強軍”之間的內在邏輯,制定了相應的發(fā)展戰(zhàn)略。
基于這個認識,我們在撰寫第一部分《領航強軍偉業(yè) 勠力民族復興》時,首句開門見山:“富國和強軍,中華民族實現(xiàn)偉大復興的兩大基石?!钡於藞蟮赖恼w基調。
在不同歷史時期,我們都緊緊抓住“軍隊建設”與“國家發(fā)展”的相互關系,全力展現(xiàn)兩者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們選擇了這樣的一次會議:1950年9月,在全國戰(zhàn)斗英雄代表會議和全國工農兵勞動模范代表會議上,面對從槍林彈雨中走來的戰(zhàn)斗英雄和各條戰(zhàn)線的勞動模范,毛澤東同志談到新中國必須要做“兩件大事”—建立強大的國防軍,建立強大的經濟力量。
在回顧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國防和軍隊建設成就時,我們將報道的重點放在了鄧小平遠見卓識的戰(zhàn)略判斷,撥正了國家建設發(fā)展的航向,突出“服從服務于黨和國家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工作大局,國防和軍隊建設從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戰(zhàn)爭’的臨戰(zhàn)狀態(tài),轉到和平時期建設軌道上來。”
總之,無論哪個歷史時期,我們都緊扣強軍與強國的內在邏輯關系,把國防和軍隊建設與新中國走向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這就抓住了報道的“綱”,拎起了報道的“魂”。
二、在思考梳理建軍治軍特點規(guī)律中搞好謀篇布局
在新中國的現(xiàn)代化進程中,每個歷史時期的國防和軍隊建設都有鮮明的歷史印記,也都有著相應的特點規(guī)律。以往的此類報道,基本上是按時間順序,一個歷史時期單獨寫一部分,時間脈絡清晰,各個階段特點鮮明,一目了然。
隨著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歷史階段不斷疊加,而今,如果再按以往結構,框架內容增多,篇幅過長,各個時期平均用力,也不易突出重點。經過反復思考,我們覺得,無論哪個歷史時期,黨中央、中央軍委對國防和軍隊建設都有頂層謀劃,抓國防和軍隊建設都始終圍繞“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yōu)良”來展開,這樣,我們總體上把報道分成了4個部分:《領航強軍偉業(yè) 勠力民族復興》《鑄牢強軍之魂 堅定政治方向》《扭住強軍之要 鍛造精兵勁旅》《夯實強軍之基 永葆作風本色》。
歷史時期不同,建軍治軍特點規(guī)律也各有側重和不同。摸準不同歷史時期治軍建軍的特點規(guī)律,也就抓住了謀篇布局的主線。
比如,專注于改革開放的中國,應該擁有一支什么樣的武裝力量?
1981年秋,一場規(guī)模空前的大演習在華北大地拉開帷幕。這是人民解放軍第一次按現(xiàn)代戰(zhàn)爭要求組織的諸軍兵種合同軍事演習。演習結束后,鄧小平登上敞篷車檢閱演習部隊。面對征塵未洗的將士,鄧小平對新時期軍隊建設總目標作出高度概括:把我軍建設成為一支強大的現(xiàn)代化、正規(guī)化的革命軍隊。
再比如,新時代,如何全面把握國際國內大勢,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開創(chuàng)強軍興軍新局面?
2013年3月,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上,習近平鄭重宣告:“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yōu)良的人民軍隊,是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p>
聽黨指揮是靈魂,能打勝仗是核心,作風優(yōu)良是保證。強軍目標,謀的是民族復興偉業(yè),布的是富國強軍大局,立的是發(fā)展安全之基,標定了人民軍隊作為大國軍隊、強國軍隊的樣子。
不同的歷史時期,人民軍隊在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yōu)良等方面有著不同的探索,出臺過不同的舉措,把這些治軍建軍的特點規(guī)律一一梳理出來,把全軍部隊在這些特點規(guī)律指導下取得的成效展示出來,就構成了這篇報道的基本框架。
三、在思考忠實記錄軍隊變遷中用好歷史細節(jié)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事實是新聞的本源。時政報道要正確認識把握新聞的真實性:即,通過選擇事實以及選擇報道事實的角度,按照事實的內在邏輯和外部聯(lián)系,準確恰當?shù)孛枋鍪聦?。通過“用事實說話”,來體現(xiàn)觀點、表明態(tài)度,來引領導向、凝聚力量。
作為宣傳黨、國家和軍隊大政方針政策,記錄黨、國家和軍隊發(fā)展歷史的重大時政報道,更需要用好事實和史實。就這篇報道而言,某種意義上,也是一篇記錄國防和軍隊建設70年歷史的史實,更應該選擇、甄別、用好每一個歷史細節(jié)。
比如,以往的報道,在講述毛澤東同志當年談新中國必須要做的“兩件大事”—建立強大的國防軍、建立強大的經濟力量時,只說毛澤東同志是面對戰(zhàn)斗英雄時講的。其實,這是毛澤東同志1950年9月25日在全國戰(zhàn)斗英雄代表會議和全國工農兵勞動模范代表會議上講的,也就是說,聽眾還有各條戰(zhàn)線的勞動模范,而且增加這一“聽眾群體”既符合歷史,也更加客觀,更能體現(xiàn)毛澤東同志的講話精神,據此,我們在撰寫報道時我們就寫上了“各條戰(zhàn)線的勞動模范”。
細節(jié)是報道的血肉,也是歷史的注腳。在“聽黨指揮”這一部分,我們寫到“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同志對‘黨指揮槍’這條原則一直緊抓不放,不斷提請黨內軍內同志注意”時,特意寫上了這樣一個細節(jié):在起草《工作方法六十條(草案)》時,毛澤東同志寫道:“軍隊必須放在黨委的領導和監(jiān)督之下,現(xiàn)在基本上也正是這樣做的,這是我軍的優(yōu)良傳統(tǒng)。”這樣的細節(jié),比直接寫“毛澤東同志指出、強調”之類更為生動、具體。
新聞是生動鮮活的,報道也應該是生動鮮活的。重大時政報道,要抓住時機、把握節(jié)奏、講究策略,從時、度、效著力,體現(xiàn)時、度、效要求;更要在力度、分寸的把握上準確、精當,增加重大時政報道的說服力、感染力。
(作者系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時政部文字采編室主任)
責任編輯:姜興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