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前哨,戰(zhàn)旗永不褪色
——探尋廣東省惠東縣港口民兵連的“英雄基因”
亮點推介
一場驚心動魄的海上戰(zhàn)斗,將一支民兵連隊定格在英雄隊伍的序列——
1962年10月7日拂曉,一股敵特分子在大亞灣海域小星山島登陸。廣東省惠東縣港口民兵連連長張苞帶領民兵飛舟渡海,直撲小星山島,與敵激戰(zhàn)11小時,斃敵3人、活捉9人,繳獲一大批武器和物資,創(chuàng)下解放后民兵獨立作戰(zhàn)取得全勝的范例。1964年8月,原中共中央中南局和廣州軍區(qū)授予他們“英雄民兵連”榮譽稱號。
風吹浪打,不易本色。半個多世紀來,這支民兵連的旗幟始終高高飄揚在南海前哨。進入新世紀新階段,連隊大力弘揚常備不懈、一塵不染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出色完成了鞏固海防、搶險救災等多重任務,先后被總部評為“基層建設先進單位”,被廣東省評為“精神文明建設模范單位”,榮立集體一等功、二等功民兵連11小時完成戰(zhàn)斗 擊斃敵特分子3人各1次,37人次立功受獎。港口民兵連授稱50周年之際,記者踏浪而來,探尋“英雄民兵連”戰(zhàn)旗永不褪色的奧秘。
傳承英雄魂——
一面戰(zhàn)旗勵斗志
盛夏,烈日炙烤大地。蒼山翠柏掩映著的小星山戰(zhàn)斗紀念碑,不遠處長眠著張苞、徐景松、馬德強3位烈士。
“當時,一陣急促的螺號響起,民兵們立即放下工作,跑向碼頭集合……”老指導員林煜正在給12名新入隊的民兵講述小星山戰(zhàn)斗,穿越時空與先烈對話。
林煜的父親林樹南參加了小星山戰(zhàn)斗,時任三排長負責外島攔截。戰(zhàn)斗中,他身上6處負傷,攔獲3名后撤敵特,榮立個人二等功。林煜1971年退伍后第4天,就在父親介紹下加入民兵連。
接過父親的槍,林煜踏踏實實地當起了民兵。他在步兵班當班長時,軍事訓練比武拿過4次第一;擔任指導員11年間,帶領民兵圓滿完成廣東省民兵預備役基層建設現(xiàn)場會、民兵分隊海訓試點等重大任務。
成績斐然,林煜卻沒有陶醉。1994年7月,女兒林志芳畢業(yè)后收到深圳一家大公司的聘書。消息傳來,林煜一連沉默了數(shù)日??吹礁赣H常常盯著泛黃的錦旗發(fā)呆,林志芳明白了個中緣由,毅然收起“外出闖一番事業(yè)”的夢想,決定繼承父業(yè)投身民兵連。
林煜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而林志芳的人生卻發(fā)生了徹底改變。她擯棄漁家姑娘的羞澀和柔弱,在臺風來襲時手持鋼槍夜守港口,參加泅渡訓練時在海水中一泡就是半個多月,在全省民兵訓練比武中勇奪射擊冠軍……
在港口,這樣的故事還有不少。能加入民兵連,是港口人最引以為豪的事情。參加小星山戰(zhàn)斗的功臣李灶、張耀南、彭錦才離隊時,都主動將自己的子女送到民兵連。在港口,一家三代當民兵有11戶,兩代是民兵的有27戶。正是他們的堅守和傳承,才使得連隊的“英雄基因”代代相傳。
膚色黝黑的林志新,在街頭開了個修理店。受父輩影響,他8年前加入民兵連后,就在工作間的墻頭掛了一身迷彩服,每次有任務都沖在最前面,“這里有濃濃的歸屬感,只要連隊需要,我將一直干下去。”
“為什么戰(zhàn)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她。”一位關注港口民兵連多年的老同志說,這支連隊的民兵有一個共同的魂,那就是鐫刻在心中的“英雄情結”。這情結,是一代代民兵的精神支柱,牽引著他們追尋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