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部聯(lián)勤兵微信公眾號 責任編輯:于雅倩 發(fā)布:2024-10-12 14:41:19
偉大的精神只有歷久彌新才能光芒萬丈。沈陽聯(lián)勤中心某倉庫接續(xù)傳承首任主任楊西園艱苦奮斗精神,在遼西群山深處樹立起一座不朽豐碑,30多年來激勵了一茬又一茬倉庫官兵拼搏向上、茁壯成長。
傳承需要追根溯源
倉庫新兵入營第一課就在楊西園紀念園,讓他們聽一聽老主任的故事。
楊西園曾是八路軍359旅的一名戰(zhàn)士,1941年隨部隊赴南泥灣屯田墾荒,建設陜北的好江南的歷程,也讓艱苦奮斗的基因漸漸融入了他的血脈。歷經(jīng)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洗禮,更是練就了不屈的戰(zhàn)斗品格。
1969年為響應毛主席“備戰(zhàn)備荒為人民”的號召,楊西園依然放棄優(yōu)越的城市生活,奉命帶著2輛嘎斯車、十幾個兵,一頭扎進了遼西深山,開啟了開山建庫的征程。一家5口住在夏天漏雨、冬天透風的“干打壘”,用水要到幾里地的老鄉(xiāng)家里挑,生活很艱苦。即便這樣他依然熱情如火地帶領官兵戰(zhàn)天斗地、攻堅克難,開啟了轟轟烈烈的建庫壯舉。解放軍報曾在頭版以《艱苦奮斗老闖將》宣揚了他的事跡,還當選了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
職工楚占有是倉庫現(xiàn)在唯一見過楊西園的同志,1984年見到老主任的那一刻,他被眼前的一切驚訝的說不出話,一個師職離休干部只要求住在一個上下20多平的小房子,不僅沒什么存款,更沒給家人向組織要一點待遇。這讓楚占有認識到了楊西園意志品格的難能可貴,回到單位就成了楊西園精神最忠實的播火者。
1986年彌留之際,楊西園留下這樣的遺言:“死后還要回到倉庫,繼續(xù)為祖國、為人民站崗,永遠看守這片灑下心血和汗水的土地?!弊詈蠊腔揖驮嵩诹丝値炫缘呐P龍山上與青柏為伴,守護著倉庫的一草一木,而官兵們就在山下仰望著他繼往開來。
傳承需要榜樣領航
回望倉庫的歷史,不同時期總會出現(xiàn)一批人受楊西園的精神感染著,也感染著別人。
1985年初,戴書申剛卸任倉庫副主任,又轉(zhuǎn)崗工程師,放棄了家人期盼的團圓日子。用他的話講就是:“我這個綠化主任沒有把荒山治好,怎么忍心離去!我這回要騰出身子,在倉庫搞個千畝果園哩!”
上任第二天,他就背起水壺、飯盒,拄著拐棍,上山考察。40多天行程,踏遍庫區(qū)4溝12岔25道梁,膠鞋磨破4雙,新軍裝刮成爛衣衫。在戴書申和全庫官兵的努力下,3年時間里,共栽植蘋果、山楂、白梨、葡萄76442顆,占地1001.6畝。千畝果園,以萬紫千紅的美麗景色為遼西大黑山增添色彩,以綠化和經(jīng)濟雙贏為這片貧瘠的土地造福,至今仍然瓜果飄香。
此外,還有從記賬型到管理型創(chuàng)新轉(zhuǎn)變的財務工作人員全軍“紅管家”鄒建偉,用6000余篇日記記錄旅途故事,20年無事故的“軍中鏢局”倉庫押運隊,靠過硬本領贏得勛章滿身的“三龍一朱”群體。特別是步入新時代,倉庫又涌現(xiàn)了以懂水暖會電焊,會駕駛善組訓的聯(lián)勤保障部隊四有優(yōu)秀個人、“能工巧匠”黃海波,多次在比武競賽摘金奪銀的拼命三郎李順勇為代表的倉庫典型群體。他們就像一座座路燈,雖不如烈日光芒萬丈,卻能在夜間相伴,點亮前路直至永遠。
傳承需要文化承載
在通往臥龍哨所的路上,每隔不遠的距離就會有一組大氣磅礴又栩栩如生的雕塑相伴,讓靜謐寂寞的山溝充滿了生機。這是原哨所二級上士李傳琳獨立創(chuàng)作而成。雕塑創(chuàng)意取材全部來自倉庫的歷史,有取材自楊西園老主任艱苦創(chuàng)業(yè)歷程的,也有體現(xiàn)官兵當精兵只爭朝夕、守大山不甘平庸、謀打贏久久為功精神風貌的。每當官兵駐足觀望,都會若有所思。
隨著李傳琳退役,倉庫的雕塑文化也即將成為歷史,但是文化的傳承還在繼續(xù)、精神的傳承也在繼續(xù)。姜文濤和岳凱龍用“烙燙畫”接過了老班長的接力棒。
兩人雖然都沒搞過創(chuàng)作,甚至自嘲一點藝術(shù)細胞都沒有,但他們始終記著班長臨走前的話:“搞文化創(chuàng)作就是把心思所想體現(xiàn)出來,就和寫日記一個樣?!弊罱K,憑借苦練找到了門路,《長征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鋒精神》幾幅作品相繼問世贏得好評不斷,還在去年登上了央視。
最難得的是他們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不斷升華的思想。倉庫開展“奮斗觀”大討論,他們認為,以南泥灣精神延伸出來的老山溝精神,在新時代依舊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而且時代還賦予了新的內(nèi)涵,他們要把這種無形力量,具化成有形創(chuàng)作,準備把楊主任的系列故事烙燙出來,讓他的精神感召新的力量。
臥龍哨所不是個例,這些年,倉庫始終著力打造一隊一特色、一哨一文化的政治氛圍,讓官兵在自學自省自悟中,鮮亮忠誠的底色。
保障一隊從2012年開始鼓勵大家寫《圓夢日記》,退役前編印成冊,官兵由不愿寫到搶著寫,如今已有132本,鋪了整整一個桌面。
作者:陳永林、王海龍、陳 磊
攝影:胥永政、李 陽、何智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