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老冤家”,不得不提的就是“豹”式坦克和蘇聯T-34坦克,俄羅斯影片《白色虎式》就講述了一名蘇聯坦克兵駕駛T-34坦克決心摧毀德軍“白虎”坦克的故事,雖然“虎”式坦克是影片當中的主角,但同樣作為中型坦克,“豹”式和T-34坦克才是真正的戰(zhàn)場“冤家”。
早在1938年,德國就提出了新型坦克的研發(fā)計劃,并定名為VK2001。其中VK代表履帶車輛,2001代表20噸級別第一方案。然而,當VK2001的各方面研制工作正進行得如火如荼時,蘇聯T-34坦克的出現,打亂了德軍的既定計劃。技術部門的分析結果認為,正在研發(fā)的新型坦克的發(fā)展情況,根本無法解除來自蘇聯T-34的威脅。
1941年7月,德國軍方提出了一些關于30噸級坦克研制方面的技術要求。最終,VK3002中型坦克被確定為五號中型坦克,即“豹”式坦克,該坦克采用了新式55°傾斜裝甲和長身管75毫米主炮。這讓“豹”式坦克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最成功的中型坦克之一。
而T-34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由蘇聯哈爾科夫共產國際工廠設計的中型坦克。雖然T-34-85加強了炮管口徑和長度,但對于潛望鏡和目視窗口的設計,卻幾乎沒什么變化。相比之下,“豹”式有優(yōu)異的光學設備,包括為駕駛員、炮手、裝彈手設計的高質量、清晰的潛望鏡,為炮手設計的5倍放大率的望遠鏡,以及為指揮官準備的全景測距儀。
這種差距,直接體現在1944年7月蘇聯進攻東普魯士的戰(zhàn)役中,紅軍第2坦克旅20輛T-34-85發(fā)動突襲。在夜色中,他們誤入德軍的埋伏。在德國步兵發(fā)射照明彈的幫助下,擁有先進光學設備的幾輛“豹”式坦克幾乎摧毀了整個蘇聯突襲部隊。不過最終,蘇聯坦克在夜幕的掩護下將坦克開到了右翼,燃燒的坦克殘骸給T-34坦克提供了一些照明,并通過炮擊側面裝甲的方式將“豹”式逐一解決。
戰(zhàn)爭后期,在蘇聯寒冷的冬天里,T-34的機動性就完全被發(fā)揮了出來,而且越來越多的T-34被投送到了戰(zhàn)場,保證了蘇德戰(zhàn)場蘇聯裝甲部隊的戰(zhàn)場優(yōu)勢??傊?,如果你想贏得坦克對戰(zhàn),就選“豹”式,想贏得戰(zhàn)爭,就選T-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