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奔騰的紅色血脈
——清明時節(jié)訪大別山將軍縣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深居大別山腹地的河南新縣,再度迎來一年中最特別的日子,肅穆神圣的氛圍在這片紅色土地上蔓延。在別處,清明是祭祀祖先,是賞春踏青,而在這里,對千千萬萬革命烈士表達緬懷和敬意,是人們心照不宣的共識。
“山山埋忠骨,嶺嶺皆豐碑?!边@是一片英雄的土地,作為鄂豫皖蘇區(qū)首府所在地,在血與火的歲月中,不足10萬人的新縣獻出了5.5萬兒女的生命。正是這種紅色基因,使清明成為超越春節(jié)的特殊節(jié)日,召喚散落各處的新縣人回家。
半個多世紀的守護
新縣郭家河鄉(xiāng)灣店村,77歲的張愛華準備上山。
目的地是山頂?shù)囊惶幖t色革命舊址——女烈士晏春山跳崖地,大約有3公里路程。她隨身揣著一塊毛巾,用來擦拭山頂?shù)募o念碑,并親切地稱之為“給老首長擦擦臉”。
“擦擦臉,說說話,有新消息就給老首長匯報匯報?!睆垚廴A一頭黑白夾雜的短發(fā),行動舉止流露出跟年齡不相稱的麻利勁兒。從她家到山頂,通常需要近1個小時,她比年輕人走得還快些。
因為這條路,她已經(jīng)走了50多年。
1933年,40歲的共產黨員晏春山被捕。為了逼問出紅軍游擊隊的去向,敵人對她用盡酷刑,灌辣椒水、釘竹簽、烙鐵烙……這位堅強的女性始終不為所動。
最后,她忍著劇痛,把敵人帶到遠離游擊隊的雞公寨大花臺,高呼“中國共產黨萬歲”,縱身跳下了懸崖。鄉(xiāng)親們找到遺體時,發(fā)現(xiàn)她缺了一大塊頭皮,可以想見生前遭受了怎樣的折磨。
“同為女人,我很佩服她,太堅強了,命都可以不要!”張愛華不知道該用什么樣的字眼,才能表達自己對烈士的感情。從上世紀60年代起,她就默默守護晏春山犧牲的舊址。
對革命先烈的熱忱,深埋在張愛華骨子里。郭家河是有名的“將軍鄉(xiāng)”,走出了10余位將軍和14名地師級以上干部,有3500多名先烈為新中國建立獻出生命。張愛華本人,就是紅軍后代。
“新縣是革命的老蔸蔸(蔸,指植物的根),這一塊你要看好了!”1964年,一名老干部重返故里,用拐杖指著晏春山跳崖地等革命遺址所在區(qū)域,鄭重地向張愛華交代任務。時隔多年,這個場景依然深深刻在張愛華腦海里,“我要看不好,對不起老前輩?!?/p>
上山的時候,張愛華總是握把鐮刀,邊走邊清理雜草和灌木叢。日久年深,沒有路的荒山硬是被她走出了一條路。山坡上遍布大大小小上百個紅軍洞,當年,這些洞穴保護著紅軍戰(zhàn)士,留下了革命火種。
“下午冒雨去亂石窩看紅軍洞有人損壞沒有”,“今日去紅軍洞薅花砍草”,多年來,張愛華一直保持寫日記的習慣,類似的記錄幾乎每頁都有。最初村民不理解,傳出不少風言風語,“她肯定得到好處了”,“沒報酬會干那么認真嗎?”張愛華不辯解,這條路,一走就是半個多世紀。
面對記者的疑惑,她淡淡地說:“郭家河犧牲3000多人,每一塊碑都感動我。我沒忘記自己是共產黨員,時時刻刻對著黨章要求自己,哪一條做到了,哪一條沒做到?!?/p>
郭家河境內風光宜人,一座楓楊林濕地公園更是遠近聞名。但每到清明,雞公寨卻是來客最多的地方,大批人群到此瞻仰憑吊。張愛華年年充當義務講解員的角色,“我對烈士有感情,再累我也滿意,還沒講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