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顧國內外的反對,日本內閣于7月1日通過解禁集體自衛(wèi)權決議后,馬上就開始著手在國內外做安撫和解釋工作。
國會審議走過場
7月14日和15日,在參眾兩院的預算委員會上,日本國會圍繞解禁集體自衛(wèi)權問題舉行了集中審議。安倍就何種情況下可行使集體自衛(wèi)權、如何防止自衛(wèi)隊活動無限擴大等問題進行了說明。據日本媒體報道,安倍對“關系密切的他國”一項解釋稱,除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相當有限”。對“明確的危險”這一表述解釋說,“不是(政府的)隨意判斷,而是指客觀、合理、切實得到認可的情況”。內閣法制局長官橫裕介補充表示,國家的威信或名譽受損不屬于“國家存亡受到威脅”的情況。安倍對“必要最小限度”的表述解釋道:“可以根據對方對關系密切國家的武力攻擊的規(guī)模和形態(tài)進行判斷”,意指日本政府將根據情況隨機應變。
對于安倍的解釋和答辯,有議員稱,其回答模糊不清,“完全不明白”。民主黨黨首海江田萬里也表示:“(安倍)無視國民意見,幾乎沒有進行國會討論”。
不顧在野黨要求徹底審議的呼聲,安倍僅僅安排了兩天時間在參眾兩院集中審議,明顯是走了個過場。因為執(zhí)政黨掌控著參眾兩院的多數議席,因此,解禁集體自衛(wèi)權議案的通過,將不會有什么問題。
國內抗議聲浪不斷
迫于輿論壓力,日本政府不得不想方設法向國民解釋解禁集體自衛(wèi)權的問題。日本內閣官房主頁日前刊載了關于解禁集體自衛(wèi)權的22道問答題,以此謀求日本國民的理解。例如,對于民眾關心的是否會采取征兵制把年輕人送上戰(zhàn)場的提問,內閣官房回答說:“這完全是誤會,征兵制在《憲法》上不被允許。”
然而,日本民眾的抗議活動還在持續(xù)。14日國會審議期間,市民團體召集1000多名民眾,在國會周邊冒著酷暑靜坐抗議,要求撤回解禁集體自衛(wèi)權的內閣決議,并要求安倍下臺。
在13日進行的日本滋賀縣知事選舉中,無黨派新人、前民主黨眾院議員三日月大造擊敗執(zhí)政黨推舉的候選人獲勝,被認為是受到了安倍解禁集體自衛(wèi)權等問題的影響。安倍本人14日也承認這一點。海江田萬里對此表示:“這是對首相投的反對票,在向執(zhí)政黨的做法說‘不’。”
在未來的今年10月和11月,還將有福島縣、沖繩縣的知事選舉,在抗議聲浪中,未知到時日本執(zhí)政黨將面臨何種局面。日本政府不會不明白“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