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榮譽歸零”邁新步
年終歲尾,不少單位和個人立了功、受了獎。榮譽面前,是放松干勁還是再接再厲,可以衡量出一個人的價值取向和境界高下。 崇尚榮譽,是軍人戰(zhàn)斗精神之源,敬業(yè)奉獻之本,是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朱德總司令曾形象地說:“部隊中人人精神振奮,你也想立功,我也想立功,這樣就會打勝仗?!?/p>
榮譽對于上進者永遠是一條新的起跑線,而不是終止線;是催人前進的沖鋒號,而不是自我欣賞的裝飾品。一名軍人必須要有榮譽感,但不能把榮譽當作包袱背在身上,更不能躺在昨天的成績單和功勞簿上睡大覺。學會將榮譽歸零,才能放下包袱,輕裝上陣,才能多一分清醒、自知和從容。
古人云:“聞榮譽而不歡,遭憂難而不變者,審人也?!睂W會將榮譽歸零,并非易事。有人對美國43位諾貝爾獎獲獎者的科研成果進行跟蹤調查,發(fā)現(xiàn)只有13位科學家保持了獲獎前同樣水平的創(chuàng)造力,其余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世界“原子彈之父”、美國科學家奧本海默,在功成名就之后,熱衷于接受各種名譽,指派秘書每天用幾個小時時間搜集報刊上有關他的報道和照片,幾個櫥柜里裝滿了各種獎狀、賀電。最終,他被榮譽所陶醉,陷入了愛慕虛榮的泥淖,離科學研究越來越遠。
學會將榮譽歸零,是一種志存高遠、不為浮云遮望眼的人生境界。干事創(chuàng)業(yè)當然要力爭上游,但不能只盯著立功受獎。立功受獎是奮斗后的瓜熟蒂落,而不應該是奮斗的根本目標。如果一個人把立功受獎作為奮斗的動力,那么他的追求就十分有限,前行的腳步勢必會被虛名浮利所累,也不可能收獲真正的榮譽。試想,魯迅棄醫(yī)從文,絕不是想有個“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的名聲;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更不是為了流芳百世。至于后來他們有了榮譽,那是他們作出貢獻之后的必然回報,并不是他們一開始就瞄準的最高目標。
真正的榮譽不是等來的,也不是評比時爭來的,是靠奮力拼搏、腳踏實地干出來的。面對已經(jīng)到來的新年度、新征程,廣大官兵應保持“歸零心態(tài)”和奮發(fā)進取的精神狀態(tài),立足本職,追求卓越,樹立“一般就是落后、平庸就是失職”的工作標準,結得“千層繭”,練就“沖天翅”,用一流的工作成績贏得新的榮譽。
(作者單位:廣空司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