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分析一直是重大軍事決策的“耳目和尖兵”。在大數據時代,軍事情報分析將迎來怎樣的變革?
近日,全軍第一屆軍事大數據論壇在北京舉行,北京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黃河燕在論壇上表示:“通過互聯網搜集挖掘情報大數據信息,已成為各國軍事情報數據分析的重要手段,這就是軍事情報大數據?!痹诖吮尘跋?,情報的信息采集、儲存和管理以及分析方法等都發(fā)生了前所未有的改變,在海量數據中提煉出有價值的軍事情報,成為軍事決策者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
情報學經歷了四個階段的演進,從基于信息的事實型,到基于信息管理的綜述型,再到基于智能的智慧型,從2010年起,開始進入基于大數據的情報學。
黃河燕表示:“相比于本就復雜的民用大數據,軍事大數據要復雜的多,所需數據容量更大,結構需要更加合理,要求數據處理高效,同時基于軍事任務進行數據融合,還要注意信息防御和數據安全管理。”
從信息源上,大數據時代的情報獲取手段逐步增多,軍事數據的來源渠道也大大拓寬。一方面戰(zhàn)場環(huán)境檢測手段不斷豐富,可從空間、空中、地面等獲取多維度、多角度的遠程、近程信息。另一方面,情報研究對象拓展,可能包含微博等社會化媒體信息,比如圖片、新聞等。黃河燕認為,“雖然當前獲取數據的渠道極大拓寬了,但復雜多樣數據聚合在一起形成巨大的數據流,同時也帶來數據數量龐雜、冗余增大、分析不足等新問題。圖片、新聞等大量非結構或半結構化數據涌入,就需要技術將這些數據轉化為結構化數據,以供后續(xù)分析?!?/p>
那么,面對大量快速流動的軍事信息資源,該如何儲存和管理數據?黃河燕提醒應注意通過數據加密技術確保所獲數據安全,研究如何對于不同層面用戶設置數據的讀取權限。
“情報學的分析方法將會從原來的計算機輔助分析為主,轉變?yōu)橛嬎銠C認知為主的智能分析,形成類似于IBM Watson的大數據情報認知計算及分析平臺?!秉S河燕還表示,可視化數據分析平臺也將輔助人工操作,自動化實現預測分析,對數據加以可視化解釋。
目前,軍事情報分析的關鍵技術已經包括知識圖譜與推理、信息抽取與挖掘、文本分析技術、篇章理解與機器閱讀、自動問答和機器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