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4月25日報道,中美航母之間的對決,主要的機種當然是F-35C和殲-15,這是不同世代的飛機,F(xiàn)-35C機翼面積增加,空重為15.8噸,但是沒有升力器,機內(nèi)燃料比B型機更多,增加到8890公斤,比F-35A還多,作戰(zhàn)半徑增加到1180公里,殲-15采用滑跳起飛時,機內(nèi)燃油必須限制,不可能滿載9噸,從這一角度分析,本刊謹慎認為在作戰(zhàn)半徑上,殲-15比F-35C不占明顯上風。而載彈量,F(xiàn)-35C高出許多。
首先是空對空迎擊,F(xiàn)-35C在遭遇殲-15時,率先發(fā)現(xiàn),再運用射程達到100公里的AIM120D實施先發(fā)制人攻擊。進入近程空戰(zhàn)之后,Su33/殲-15的機動性好過F-35C:Su27/J11B的推重比高達1.07,翼載為377公斤/平方米;F-35B/C的翼載分別為499、410公斤/平方米,過載分別為7、7.5G。F-35C具備離軸發(fā)射能力的AIM9X能否多少得到彌補?是未知數(shù)。最大的未知數(shù)在于:殲-15能在對大距離范圍內(nèi)發(fā)現(xiàn)F-35C?
不過殲-20 2011號機與F-35有一點是相似的,都安裝了外形相似的EOTS AN/AAQ-40 電子光學瞄準系統(tǒng),具有紅外探測、跟蹤、激光照射、測距等功能。
F-35A/B/C具備了非常強悍的對地、對海攻擊力,勢必是“遼寧”號航母的最大克星。武器載重量達到8噸,7個掛架全部封閉式,空對空模式時,可以攜帶4枚AIM120C和AIM-9X中程、短程空空導彈。在攻擊“遼寧”號航母時,F(xiàn)-35A/B/C搭載聯(lián)合攻擊導彈(JSM),這是挪威研制的,射程290公里,掠海飛行方式。電視畫面顯示殲-15用于空對艦攻擊時,攜帶2枚射程180公里的YJ8-3。
雷達的技術,絕對美國領先,AN/APG-81 AESA雷達早已實用化,它實際上是小型化的APG-77(F22)與APG-80(F16E)的混合技術,擁有1000個直徑70公分的收發(fā)器,擁有跟蹤地上移動目標能力,對1平方米RCS空中目標的探測距離達到150公里,同時搜索23個目標,其中搜索19個目標只需要2.4秒,9秒鐘內(nèi)完成全部目標搜索功能,隨后轉入全目標同時跟蹤的模式。
在F-35機身上擁有6個AAQ-37 DAS被動式紅外線畫像傳感器,配合飛行員的頭盔顯示器,可以看到360度范圍的外部環(huán)境,這一技術,相信殲-20會逐步裝備,中國在這方面追趕迅速。
F-35的駕駛艙多次公開,采用2臺大型彩色液晶顯示器,每一個顯示器可以分割為4個區(qū)間,中國在珠海航空展上展出過類似的顯示器,意味著殲-20、殲-31裝備類似系統(tǒng)。
現(xiàn)在的觀察是航空自衛(wèi)隊使用的F-35A是否會整合國產(chǎn)的AAM-4和AAM-5?考慮到美日式導彈尺寸的差異,除非進行調(diào)整,否則日本版的F-35A也會以美式空空導彈為主。F-35可以攜帶的彈藥是多彩多姿的,包括SDB小直徑炸彈、全部種類的JDAM衛(wèi)星、激光、電視制導彈藥、HARM、JSOW對地導彈。
率先發(fā)現(xiàn)殲-20
在與殲-20遭遇時,F(xiàn)-35A/B/C能夠先敵發(fā)現(xiàn),是可以基本確定的 ,后三種戰(zhàn)斗機的AESA雷達完全能夠率先發(fā)現(xiàn)機體碩大、擁有前翼的殲-20,AIM120D空空導彈從2012年開始改進,進化成FMRAAM(未來中程空空導彈),射程要求增大到100公里,采用GPS/IMU誘導,加裝雙向數(shù)據(jù)鏈。
現(xiàn)在的問題是F-35A的價格,不斷看漲的結果,有可能使日本、韓國采購量減少,高昂的價格,與空優(yōu)能力不足的缺點,是否能夠真正滿足日本對付殲-20、殲-11B、殲-15的需求?還需要看F-35最后的表現(xiàn),F(xiàn)-35A/B/C在2010年的價格為1.116、1.094、1.429億美元。據(jù)說42架F-35A對日本的報價為100億美元(未獲官方確認),有消息聲稱平均單價最終可能達到2.28億美元。
此外是妥善性,美軍交付F-35A的計劃多次被推遲,因此2016年航空自衛(wèi)隊是否能夠準時獲得F-35A?這一點是未知數(shù)。推遲交付1年是完全可以意料的。(知遠 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