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的月亮”,原來是這樣唱響的
探訪《十五的月亮》創(chuàng)作原型地,感受軍民團結如一人的溫情與力量
營區(qū)通上自來水,解決了吃水難題(翻拍照片)。 本報記者李志鵬攝
“十五的月亮,照在邊關照在家鄉(xiāng)……軍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p>
歌聲飄蕩40年,這首《十五的月亮》如今仍在祖國的大江南北傳唱,優(yōu)美的旋律唱出了戍邊軍人守衛(wèi)祖國“大家”的無上榮光,也唱出軍嫂們獨自撐起一個個“小家”的汗水和辛勞。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首歌的創(chuàng)作原型,是一支曾駐防在內蒙古草原的英雄部隊。
20世紀60年代,為緩解蘇聯(lián)陳兵我國邊境線所帶來的壓力,中國人民解放軍原北京軍區(qū)守備第一師,進駐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化德縣秋靈溝地區(qū)。此后的十余年里,駐守官兵與當?shù)匕傩湛朔刂乩щy,扎根秋靈溝,建設秋靈溝,共同譜寫一曲扎根邊疆、獻身國防的時代頌歌。
軍旅作家受軍嫂感動,創(chuàng)作《十五的月亮》
“部隊剛進駐秋靈溝的時候,不僅自然條件差,官兵們的生活條件一樣艱苦,更別說軍屬隨軍生活。”原守備一師師長邱金凱回憶說,駐守秋靈溝初期,現(xiàn)實條件制約,部隊家屬不能隨軍,后來隨著條件改善,守備一師在距離師部150多公里外的集寧建設留守處,供隨軍家屬生活。“盡管有了這些住房,但多數(shù)官兵的家屬還是在老家生活,為她們的丈夫撐起一個溫暖的家?!?/p>
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兩地分離的生活,讓“軍嫂”這個平凡的稱謂愈加顯得偉大。
“一直以來,我很想寫一首贊頌軍屬的歌,當年秋靈溝的那段經歷,讓心里的這個念頭落地開花?!弊鳛橐幻娐米骷遥暧獍搜氖樵泟?chuàng)作了多首膾炙人口的軍歌,筆下所描繪的部隊風采,影響了幾代青年人投身熱血軍營?;仡欁约旱淖髌?,那首《十五的月亮》最令他難以忘懷。
20世紀70年代末,石祥來到秋靈溝體驗生活,與守備一師的官兵們同吃同住。“在連隊體驗生活就是為了在基層找靈感,走訪時,人們常常向我講軍嫂李友霞的事兒,聽完以后我覺得,這事兒能寫,而且特別值得寫。”說起當年在秋靈溝采風,一件件往事隨即在石祥的腦海里浮現(xiàn)。
“一說軍嫂李友霞,師部里人人都能跟我聊上兩句,我很好奇她是誰的家屬,結果發(fā)現(xiàn)她正是師長邱金凱的愛人?!笔槟弥粡埗嗄旰笈c邱金凱、李友霞的合影對記者說,邱金凱的老家在河北,參軍時上有年邁的老人要盡孝,下有弟弟妹妹要撫養(yǎng),家庭的重擔全都落在了李友霞的肩上。
挑水、種地、洗衣、做飯,這位普通的農村婦女在河北老家數(shù)年如一日,如黃牛一般不辭辛勞。
“家中老人生病,李友霞在床邊細致地照顧,擦臉、喂飯、喂藥,如同老人的閨女一般,任勞任怨,從沒讓邊關的丈夫為家庭分心?!笔檎f,都說長嫂如母,看著邱金凱的弟弟妹妹逐漸長大成人,李友霞仍舊忙前忙后,給弟弟張羅蓋房的材料,走幾十里地為妹妹準備稱心的嫁妝?!敖o丈夫的信里,她總是說,‘家中都好,勿念’?!?/p>
“官兵們和我聊著李友霞的故事,其實也是在講述自己和家人的故事。在每位官兵心里,都裝著一個人、一個家,都有屬于自己的故事,都值得被贊頌。”石祥說,李友霞只是一名普通的軍嫂,也正是有了千千萬萬和李友霞一樣的軍嫂,替她們的丈夫擔起家庭重任,讓這些熱血男兒手握著鋼槍,保家衛(wèi)國!
于是,寫一首歌頌軍屬的歌,這個想法開始在石祥心中生根發(fā)芽。
20世紀80年代初,由石祥作詞的歌曲《十五的月亮》開始在軍營中傳唱,樸實的詞句道出了官兵們的心里話,舒緩的旋律也唱出了軍嫂心中最柔軟的愛。時間消逝在歷史的長河中,《十五的月亮》卻飄進了每一位駐守邊疆的官兵心里。
“我守在嬰兒的搖籃邊,你巡邏在祖國的邊防線,我在家鄉(xiāng)耕耘著農田,你在邊疆站崗值班,豐收果里有你的甘甜,也有我的甘甜……”走在守備一師的師部舊址,曾在秋靈溝服役6年的桂茹,不自覺地哼起這首熟悉的旋律。
潤物無聲,一首歌曲的創(chuàng)作靈感可能來自一個人的故事,傳遞的卻是一個群體的情感,歌頌的亦是一個群體的精神。
“盡管這首歌的創(chuàng)作原型在守備一師,但歌頌的是每一位軍屬、每一位為祖國國防事業(yè)做出貢獻的官兵。”桂茹說,正是廣大官兵與軍屬的無私奉獻,才擁有了如今的歲月靜好。
“這就如同草原上的干枝梅,雖不為人所知,但它細小的枝干上開滿淡粉色的花朵,哪怕經歷風吹雨打,也不曾凋落?!惫鹑阏f,干枝梅特別耐瘠薄、干旱,抗逆性強,在當?shù)睾艹R姟?/p>
秋靈溝本不長菜,可解放軍在這里種出了菜
汽車從化德縣城一路向北行駛,半個小時就能到秋靈溝。
9月的內蒙古草原,艷陽多了幾分柔和,爛漫的花朵點綴著秋日的牧草芬芳,一朵朵淡粉色的干枝梅隨著微風輕輕搖擺,舞動在如詩般的遼闊草原。
“過去走這段路要花大半天的時間?!避嚧巴獾牟菰绠嬆话愫蟪罚鹑愕乃季w也被拉回到那個艱苦但充滿熱情的激昂年代。
桂茹1957年出生在秋靈溝,1974年參軍,在秋靈溝服役6年,父親曾是秋靈溝大隊支書,爺爺是1946年入黨的老黨員。“我是聽著‘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的歌聲長大的。”
“到了!到了!”指著遠處山坡上“扎根山溝,建功立業(yè)”八個大字,再次回到秋靈溝的桂茹,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桂茹說,1964年秋開始有部隊進駐秋靈溝,隨著相關設施的逐漸成形,1969年底,擔負陣地守備任務的守備一師駐扎秋靈溝。
“解放軍叔叔來啦!”看到部隊的卡車,村上的男女老幼全都走出家門?!耙院笪乙惨斀夥跑姟!惫鹑阏f,就是從那一刻起,參軍的想法在心里發(fā)芽、開花。
歲月的痕跡照在秋靈溝的山坡上,嵌在山坡上的窯洞仿佛在講述著曾經的過往。桂茹說,這些窯洞后來被山坡下的磚瓦營房所代替,而當年的磚瓦營房現(xiàn)已變?yōu)楦浇迕竦淖〖摇?/p>
經桂茹介紹,我們結識了67歲的村民師永,他就住在這些磚房中。15歲那年,師永成為一名民兵,和守備一師的戰(zhàn)士們共同訓練。說起營房,這位靦腆的老人很快打開了話匣子。
“部隊剛來秋靈溝的時候并沒有太多營房,也顧不得建營房,白天戰(zhàn)士們備戰(zhàn)訓練,晚上就住在依托山坡挖的‘地窩子’里,老鄉(xiāng)的牛羊偶爾還會把樹枝茅草做成的‘地窩子’頂棚踩漏?!睅熡阑貞浾f,部隊大規(guī)模修建營房是在1973年,這之前一些戰(zhàn)士暫時借住在老鄉(xiāng)家。
聽說解放軍要借宿,當年的村婦聯(lián)主任李秀梅立馬發(fā)動鄉(xiāng)親們騰房。“騰房的時候村里熱鬧極了,大伙就像過年一樣,你家騰一間,他家騰兩間,熱情特別高,我們村干部完全不用做工作?!闭f起那段騰房的往事,82歲高齡的李秀梅話語中既興奮又自豪,“我家騰出了兩間房,院子里還搭了帳篷,住了30多人呢?!?/p>
邱金凱回憶說,部隊初到秋靈溝時,急需解決“無房、無水、無菜”的困難,在鄉(xiāng)親們的幫助下,戰(zhàn)士們有了穩(wěn)定的住處,可喝水吃飯的問題仍待解決。
“秋靈溝本就缺水,借住老鄉(xiāng)家已經很添麻煩,部隊不能再和鄉(xiāng)親們爭水,必須要自己想辦法解決吃水難題?!鼻窠饎P說,夏天,戰(zhàn)士們去幾十公里外的地方拉水,一盆水往往是兩三個人一塊用,先洗臉再洗衣服,洗完衣服的水還要澆地。冬天,戰(zhàn)士們就用盆來融雪,化完的雪水在使用之前,還得用笊籬把里面的羊糞蛋和雜草撈出來。
在營房舊址背面的一個小山谷里,師永抬起一塊木質蓋板,蓋板下的井水清澈無比?!斑@就是當年部隊官兵在山溝里打出的水井?!彼贿呎f著,一邊從井里提出一桶水倒在一旁的牲畜飲槽里,“當年為了打水井想盡了辦法,看植被的長勢,看樹木的集中程度,可真沒少花心思。”
據(jù)師永講,找到水源后,戰(zhàn)士們還和當?shù)匕傩赵诓贿h處建起一座“軍民友誼水庫”,營區(qū)也通了自來水,“一盆水再也不用使三回了!”
“一年一次風,從春刮到冬,六月剛停雪,九月又結冰?!边@是當年秋靈溝地區(qū)氣候的寫照。
特殊的地形讓秋靈溝的氣溫偏低,能種的蔬菜少之又少。烏蘭察布盛產土豆,小小的土豆也就成為那個年代官兵飯桌上的“??汀保瑺I區(qū)里流傳著這樣一句順口溜:“土豆絲,土豆片,土豆丸子土豆塊,包餃子也都是土豆餡?!?/p>
“20世紀70年代初,官兵生活條件還很艱苦,很少能吃到綠葉菜,有的戰(zhàn)士因為維生素攝入少,得了夜盲癥?!鼻窠饎P回憶道。
解決了住房和飲水,菜的問題也必須解決。
不斷的摸索最終讓困難得以解決。1975年前后,官兵在營區(qū)蓋起了大棚,慢慢地還辦起了農場,肉蛋菜奶全都實現(xiàn)了自給自足,大棚里20多種蔬菜結束了土豆“霸占”餐桌的歷史。當?shù)厝苏f,秋靈溝本不長菜,可解放軍在這里種出了菜。
蓋房、找水、種菜,“三大會戰(zhàn)”的勝利改善了官兵們的生活。這片沉睡了千年的荒原,在戰(zhàn)士們的手中變成了肥沃的土地。
第一次坐汽車,第一次吃米飯……
“那個年代,想走出秋靈溝去縣城都難,很少能看到汽車,更別提坐車了?!狈粗依锏呐f影集,李秀梅對記者講起了自己第一次坐汽車時的情景。
李秀梅說,戰(zhàn)士們早先借宿在百姓家,每天幫村民劈柴掃院、擔水鋤地,彼此親如一家。當聽說村里基本沒有人坐過汽車后,守備一師的官兵就把部隊的汽車開了出來,讓老鄉(xiāng)“過過車癮”。
“戰(zhàn)士們帶我們坐汽車那天,村子里熱鬧極了?!崩钚忝坊貞浾f,老百姓坐著車出去轉上10里地,回到村里再換下一批人。坐上車的人興奮地這摸摸那看看,等車的人則聚在一起拉著家常,說著笑著。“那感覺就像過年聚在一塊吃餃子?!?/p>
說起餃子,李秀梅的女兒凌鳳賢接過話茬,又給我們講了一個“吃米飯”的故事。
凌鳳賢說她第一次吃米飯是“沾了小孩嘴饞的光”。米飯是守備一師官兵改善生活時,特意給村里孩子們留的。
“那時候別說吃米飯,我們連大米都沒見過,從小吃得最多的東西就是土豆。”凌鳳賢回憶道,“后來守備一師有了蔬菜大棚,戰(zhàn)士們經常會給村上的百姓送菜,遇到聚餐,他們還會把稀罕少見的菜給村里的孩子留一些,裝到飯盒里趁熱送出來?!?/p>
吃得越來越好,秋靈溝的生活也變得愈加多彩。
守備一師的師部禮堂幾乎每周都會放一場電影,時不時還能請來一場大戲,附近的百姓都能去看?!皯?zhàn)士們坐在禮堂的一層,二層是專門留給老百姓的,大家都有座位?!绷桫P賢回憶說。
部隊雖早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就已移防,但秋靈溝的一草一木都能喚起桂茹服役時如歌的青春歲月。指著靠近村子的一排平房,桂茹激動地說:“那房子就是當年的‘626’!”
桂茹說,當年為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的問題,守備一師從師部醫(yī)院派出兩三名軍醫(yī)和三四名護士,在村旁的小房里建起一座診所,被稱為“626門診”。
“別看這門診小,當年十里八鄉(xiāng)的農牧民都來這兒瞧病?!惫鹑阏f,1972年前后,秋靈溝附近有很多孩子得了腦膜炎,正是“626門診”軍醫(yī)精湛的醫(yī)術讓孩子們健康痊愈的?!澳莻€年代鄉(xiāng)親們都不富裕,門診的大夫基本上就是免費瞧病,人們說起‘626門診’都豎大拇指!”
軍愛民,民擁軍。在秋靈溝地區(qū)駐守的十余年里,守備一師官兵時時想著鄉(xiāng)親,事事幫著鄉(xiāng)親,鄉(xiāng)親們也把自己淳樸的愛毫無保留地送進營區(qū)。
李秀梅回憶說,村里成立了“擁軍小組”,不定期地去師部招待所幫戰(zhàn)士們洗衣縫被?!澳切?zhàn)士都是十幾二十歲的大小伙子,說實話都還是娃娃,每天訓練又辛苦又費衣服,我們就琢磨想幫他們做些什么,縫縫補補對大伙來說最簡單,也最實用。”
“看著‘626門診’里女醫(yī)生給鄉(xiāng)親們看病,我打心眼里崇拜她們,也夢想自己長大了能當一名女軍醫(yī)?!比缃裨趯W校工作的凌鳳賢雖然沒有穿上軍裝,但她的二哥就在秋靈溝參了軍。“部隊官兵的優(yōu)良作風深深地影響了我們那一代人,村子里很多男孩都去參了軍,那是全家人的榮耀!”
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
廣袤的平原丘陵間,一輛大巴車向著秋靈溝駛去,最后停在了守備一師戍邊紀念館門前。
十五的月亮交替輪回,守備一師駐守邊疆、獻身國防的事跡,也早已升華為鼓舞人心、催人奮進的干枝梅精神。如今,曾經的師部舊址已變?yōu)榧o念館,“館長”師永也兼起講解員的角色。
“歡迎大家來到守備一師戍邊紀念館參觀,這里看到的是‘干枝梅精神永存’紀念碑?!睅熡罒崆榈叵螯h員們講述著守備一師的故事。
官兵們當年種下的小樹,如今已長成參天大樹,師永黝黑的臉頰上也爬上了深深淺淺的皺紋。師永說,他沒寫過解說稿,因為守備一師在秋靈溝的每一件事,都深深地刻在他心里。
“雖然我這個館長是戰(zhàn)友們開玩笑叫出來的,但我愿意以這個身份向人們去介紹當年守備一師的事跡,讓更多的人知道這朵綻放在草原的干枝梅?!北M管身材瘦小,師永的眼睛里滿是軍人的堅毅。
在距離化德縣300多公里的北京市,中華社會文化發(fā)展基金會副理事長丁耀正和同事討論著工作安排。曾在守備一師服役的他雖然年過花甲,但舉手投足間仍保持著軍人的氣質,話語鏗鏘有力,精氣神十足。
“我是1970年入伍的,在守備一師度過了最美好的青春時光?!敝v起當年的崢嶸歲月,丁耀好似再次穿上了軍裝。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于軍人而言,駐地就是他的第二故鄉(xiāng)。丁耀也曾回到化德縣,回到秋靈溝,而記憶中的場景已然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低矮的土房變成高層樓房,蔬菜水果也早已不是百姓餐桌上的“稀客”。
“退休后我曾在中國老區(qū)建設促進會工作,之所以這樣選擇,源頭就在守備一師?!倍∫f,不論是在部隊,還是轉業(yè)到其他崗位,或是退休后的生活,草原上干枝梅所蘊含的堅韌頑強與拼搏奉獻的精神,始終貫穿在他的生活當中。
守備一師給這個小山溝帶來了熱鬧與人氣,鐫刻出官兵艱苦奮斗的輝煌創(chuàng)業(yè)史。相融相合,干枝梅精神已在化德大地落地生根,在化德人民中薪火相傳。
鄭才是化德縣一位普通的退休教師。在化德縣有關部門的支持下,2018年,他開始挖掘整理守備一師在化德縣駐防期間的故事,回溯干枝梅精神的源頭。
“干枝梅精神為什么在守備一師中產生,為什么會在化德的土地上傳承?”在走訪了包括退伍老兵和駐地百姓的200多位受訪者后,鄭才找到了答案。
“這一片熱土雖饋贈給我們的不多,但是吃苦耐勞的人民子弟兵,硬是在不毛之地創(chuàng)造了彪炳史冊的感人事跡?!编嵅乓贿呎f著,一邊翻看著自己的采訪筆記,微微顫抖的手仿佛訴說著他內心的感動與崇敬。
在他的精心籌備下,《永遠的豐碑——干枝梅頌》一書在2020年完成。書中全面講述了守備一師在駐防化德時期的故事,為干枝梅精神的傳承提供了翔實的文字素材。
近年來,化德縣依托交通、資源、產業(yè)等比較優(yōu)勢,走出一條新型工業(yè)化發(fā)展道路。馬鈴薯、燕麥雜糧、生豬肉羊等產業(yè)快速發(fā)展,百姓幸福感與獲得感顯著提升。在今天化德縣人民政府的網站上,當年守備一師的故事與干枝梅精神被放置在縣情介紹的顯要位置,干枝梅精神也早已融入化德百姓的日常生活。
微風拂過,草原上的干枝梅,正伴著那曲《十五的月亮》,向陽生長。
(記者 殷耀、朱文哲、李志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