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懂得獨立自主是從遵義會議開始的”
——記者訪遵義會議會址手記
■趙傳金 本報記者 張 良 特約記者 田勝平
遵義會議會址。 (據(jù)歷史資料)
1921——1935,距離14年;
1935——1949,距離14年。
從時間維度上看,1935年是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到創(chuàng)立新中國時間軸線上的中點;從思想維度上看,1935年卻是中國共產(chǎn)黨歷史上具有偉大轉(zhuǎn)折意義的拐點——“從那以后,我們就懂得要自己想問題”。
如果說每個年份有一座“年份城市”的話,那么對于當時成立14年的中國共產(chǎn)黨而言,1935年屬于遵義。這一年,遵義因為一場會議改變了歷史,因為一場會議永遠地寫進了歷史。
6月5日,記者趕赴遵義,走進那場具有偉大轉(zhuǎn)折意義的會議會址。
歷史有其偶然性,但遵義會議的召開卻是歷史的必然
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命運。古城遵義也是如此。
當年,自紅軍踏上長征路的第一步起,敵情就瞬息萬變,在哪里戰(zhàn)斗,在哪里落腳,在哪里開會,一切都充滿了歷史的偶然性。北依婁山、南臨烏江的遵義并不注定與這場會議結(jié)緣。
所以,走進位于子尹路96號的遵義會議紀念館后,我們沒有急于攀上當年開會的那幢二層小樓,而是走進了遵義會議陳列館,試著去感知那場會議召開前的歷史風雨。
“由懷疑到憤怒,許多指戰(zhàn)員忿忿地說,過去幾次反‘圍剿’,打了許多惡仗,不但沒有這么大的消耗,還壯大了許多倍,現(xiàn)在光挨打,真氣人!”指著墻上一張簡單而醒目的圖表,解說員王玉笛提及伍修權(quán)的一段回憶文字,把我們拉進了遵義會議召開前那段犧牲慘烈的歷史。
圖表名為“左傾冒險主義統(tǒng)治時期損失表”,直觀顯示著那個時期的一組數(shù)據(jù):紅軍從之前的30萬銳減到3萬,黨員從30萬減少為4萬,根據(jù)地人口從1000萬變成了100萬……用毛澤東批判當時的左傾機會主義領(lǐng)導人的三句話來說,就是他們不知道人是要吃飯的,路是要用腳走的,子彈是可以打死人的。
回望歷史,真理的地位從來不是天生的,而往往要經(jīng)過正反兩方面經(jīng)驗的反復對比才能最終確立。據(jù)劉伯承回憶,隨著長征開始后我軍接連失利,“部隊中明顯地滋長了懷疑不滿和積極要求改變領(lǐng)導的情緒”“湘江戰(zhàn)役,達到了頂點”。
如果說部隊上下這種強烈的情緒構(gòu)成了確立毛澤東領(lǐng)導地位的民意基礎(chǔ),那么遵義會議之前的三次會議則為此作了充分的組織準備——
1934年12月12日,在湖南通道,中共中央采納了毛澤東提出的放棄會合二、六軍團的原定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貴州前進的主張;
1934年12月18日,在貴州黎平,中央政治局在組織上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主張;
1935年1月1日,在貴州猴場(今翁安縣草塘),中央又一次否定了左傾領(lǐng)導人的錯誤主張……
沿著歷史的大脈絡(luò),從短短半個月間接連召開的通道、黎平、猴場這3次會議中“穿”過,我們感到,一場撥亂反正的具有偉大轉(zhuǎn)折意義的會議,已經(jīng)勢不可擋地從歷史的必然邏輯中走來。
遵義,在客觀與主觀條件的雙重作用下,偶然又必然地與這場會議相遇。